首页> 中文学位 >王龙溪良知思想研究
【6h】

王龙溪良知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意义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要

2 王龙溪及其思想渊源

2.1 王龙溪生平简述

2.2 阳明后学的发展及与龙溪学说的联系

3 良知论证中的天泉证道与“四无说”

3.1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天泉证道(与王、钱的博弈)

3.2 “四句教”和“四无论”之比较、定位

3.3 严滩问答

4 良知之本体内容(阐释与发现)

4.1 良知之心体论

4.2 良知之未发

4.3 良知之“无知而无不知”

4.4 良知之虚寂

5 致良知中的本体与工夫(方法)

5.1 王龙溪的本体与工夫(先天正心之学、一念之微)

5.2 见在良知

5.3 格物工夫、知行合一(体用关系)

5.4 顿悟与渐修

5.5 与佛、道之融通

6 于阳明学创新之处,后世影响

6.1 良知异见(与其他后学的互动比较)

6.1 创新之处(对前人的超越、后人的影响)及对浙东文化影响

6.2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王龙溪作为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得意弟子,对阳明心学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使阳明心学开启了我国明清启蒙思潮的先河,为自身在中国哲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王龙溪的良知思想贯穿于他整个心学,具有先天性、普遍性、圆善性、自然性等特征,本文以王龙溪良知思想为切入点,研究其思想整体面貌及对阳明学承接与发展之处,从四无说导入,以良知心体及本体与功夫为中心展开,对龙溪良知思想进行较完整的分析与解读,为研究王龙溪思想特色与创新之处做出客观的评述。
   除了绪论与龙溪生平及思想渊源之外,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良知论证中的天泉证道与“四无说”,四无说表述了龙溪思想的内在底蕴与基础,是其心学所追求的圆善之境。
   第二部分良知之本体内容,从本体出发,发现良知心体的特征与含义。
   第三部分致良知中的本体与功夫,通过阐述良知的本体工夫的方法与内含,发现他的先天正心、一念入微、见在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体用关系,及修悟的方法与佛道的融通。
   第四部分于阳明学创新之处,对后世影响,用于发现龙溪思想的创新与对浙学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