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以杭州S城区为例
【6h】

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以杭州S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方法

2 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述

2.1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S城区小学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的调查

3.1 学生维度

3.1 教师维度

4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案例分析

4.1 《寻找食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课案例分析

4.2 《药品说明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课案例分析

4.3 小学高段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案例总结

5 小学语文高段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重建

5.1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材料的选择

5.2 学生专项阅读能力的明确

5.3 培养非连续性文本专项能力的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一 S城区小学高段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语文学科教师访谈提纲:

其他学科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新修改第三、四学段的学生阅读目标,在实验稿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上的目标定位。
  本研究立足实践,对S城区三所小学共316名小学高段学生展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对15位教师进行非结构化访谈。根据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虽然对非连续性文本并不陌生,但在日常的课内外阅读中均缺少相关阅读材料;同时学生的学识方式也较为粗放,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虽然认为非连续性文本并不难,但是在信息的评价、推论方面做的并不好。同时,教师对该文本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多是经验性的表述;对该类型文本的教学方式缺乏整合,没有专项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在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取了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重要性与实际表现进行价差对比,决定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学生阅读能力的明确依据以及非连续性文本专项阅读能力的重建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包括从语文教材中选取该类型文本,从生活中找素材;阅读时关注文本的题目,阅读任务前置,图文结合阅读;用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提问;发展学生信息认读、提取、解释、鉴赏能力。希望通过这些策略以期改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品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