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肝细胞移植治疗裸鼠小肝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6h】

猪肝细胞移植治疗裸鼠小肝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猪肝细胞的制备及移植

2.生存曲线及生存状况

3.移植前后肝功能的检测

4.裸鼠肝脏组织大体观察

5.裸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综述 肝细胞移植在治疗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读书期间发表文章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成功建立的裸鼠80%肝组织切除模型,研究猪肝细胞异种移植对裸鼠肝功能的影响及在减少其死亡率,延长其生存时间,降低小肝综合征发生率,促进其肝组织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将20只裸鼠(5周龄,体重22.71±1.11g)术前禁食水6小时,术前5分钟给予1%戊巴比妥0.01ml/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显效后行腹部正中切口显露肝脏,行肝大部切除术,切除80%肝组织,建立小肝综合征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2组(猪肝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选取实验小香猪一头,行肝叶切除,制备猪肝细胞悬液,将制备好的猪肝细胞悬液注射于移植组小肝综合征裸鼠腹腔内,每只裸鼠注射1ml,猪肝细胞数量约为1×106个。对照组以1ml生理盐水注入裸鼠腹腔内。观察移植组及对照组实验裸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状况;移植前1小时、移植后1天、4天、7天、14天、28天行心脏穿刺抽血0.1ml做肝功能检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值;在移植前1小时、移植后2天、7天、28天、56天分别对移植组及对照组裸鼠经腹部正中切口行肝组织活检和腹腔移植猪肝细胞活检,行实验裸鼠肝组织大体观察。同时,肝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及移植的猪肝细胞的病理改变。
  结果:①经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可得到猪肝细胞,台盼蓝染色提示猪肝细胞的存活率为90%以上。移植后56天活检,移植组裸鼠腹腔内可见散在的肝细胞团,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猪肝细胞;②对照组裸鼠56天的生存率为20%,而猪肝细胞移植组裸鼠56天存活率为80%;③移植组裸鼠移植前肝功能中ALT、AST值显著升高,分别达到ALT525.22±28.21U/L、AST428.32土35.45U/L,达到小肝综合征诊断标准,术后第1天肝功能ALT、AST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逐渐平稳;对照组裸鼠移植前肝功能中ALT、AST升高,分别达到ALT523.13±21.35 U/L、 AST426.54±32.65U/L,术后第4天开始逐渐下降,术后第28天肝功能逐渐平稳。在移植后第1天,移植组ALT、AS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④移植前两组裸鼠的腹腔可见肝组织部分缺失,颜色稍暗。移植术后第2天,对照组肝组织淤血肿胀,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腹腔少量浑浊腹水,而移植组肝脏组织颜色稍红润,质地柔软,瘀血肿胀及脂肪样变较轻,无腹水。术后第7天对照组可见肝组织较前稍红润,质地稍柔软,部分裸鼠仍可见腹水,而移植组可见肝脏组织再生,再生的肝组织质地柔软,颜色红润。术后28天对照组及移植组可见肝组织与正常裸鼠的肝脏组织体积相仿,质地柔软,色泽红润;术后56天两组裸鼠均可见肝脏组织色泽、质地外观正常,体积较正常裸鼠肝组织体积增大,肝脏重量增加。⑤肝细胞移植术后第2天、第7天,行对照组及移植组裸鼠肝组织活检,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病理学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裸鼠中央静脉重度淤血、肝细胞气球样变明显,肝细胞肿胀,出现大片的肝细胞坏死,肝索结构消失,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猪肝细胞移植组裸鼠肝脏组织中肝细胞仅见少量的空泡化及脂肪样变,坏死肝细胞较少,肝索及汇管区结构基本正常。移植术后第56天移植组肝细胞正常,肝索结构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对照组肝小叶结构亦基本恢复正常,但肝索结构仍较紊乱。
  结论:猪肝细胞移植到裸鼠腹腔内能够较好地存活;猪肝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改善裸鼠80%肝组织切除后的肝脏功能,降低其死亡率和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从而减少其小肝综合症的发生率,为广泛肝组织切除术后裸鼠的肝脏再生和恢复创造时间和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