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行PCD引流胰周积液在治疗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6h】

早期行PCD引流胰周积液在治疗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3 穿刺治疗

4 临床资料收集及处理

结果

1 入院病情评估及比较

2 治疗结果

3 其他治疗情况

4 预后和随访

讨论和分析

1 超声引导下经皮植管引流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多方面效果

2 并发症及处理

3 早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管引流术治疗胰腺炎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可能机制

4 胆道镜在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状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观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普外中心胰胆二病区收治的47例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尽早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植管引流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胰周积液、胰腺实质坏死、胰周组织坏死、胰腺脓肿、胰周脓肿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和可能机制,为临床早期治疗和控制病情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入院的患者并确诊为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进行筛选,共共筛选出47例,按照观察条件先分为A、B两组,在由A组中筛选出C组,在多个科室协作下完成RANSON评分、CT评分、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各类生化数据、症状缓解及控制情况、特殊处理措施、住院日期、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等。
  结果:(1)患者入院时病情评估的评分情况:RANSON评分、CT评分、APACHEⅡ评分A组分别为4.1±1.55(3-6)、2.80±1.47(4-8)、5.95±4.40(6-13),B组分别4.80±1.44(4-6)、3.05±1.85(4-8)、8.45±6.23(4-24),两组评分对应进行方差分析P值分别为0.639、0.147、0.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CRP)A组为99.75±99.44,B组为144.86±100.71,t检验P=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降钙素原(PCT)>0.05ng/L A组(0.05-23.11ng/L)、B组(0.08-67.1ng/L),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认为B组与A组在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基本相同。(2)治疗结果:A组最终经完全保守治疗成功16例,11例系保守治疗无法改善患者腹部体征以及与腹内压增高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和呼吸窘迫时行穿刺置管引流积液的患者,并将该11例划为C组,4例发生胰腺假性囊肿;B组20例,2例于入院病情进行性加重,于入院第9天因病情继续继发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发生胰腺假性囊肿,成功治疗18例;住院天数A组为14.0±8.9天(15-30天),B组38.7±36.9天(9-93天),C组33.7±26.0天(28-121天),住院天数行方差分析得出P=0.113,故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3例(3/11)与B组3例(3/20)存在严重的胰腺实质伴胰周组织感染性坏死,在引流管窦道形成成熟后,经引流管窦道定期行胆道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6-10次,平均2次/周),治愈出院。共31例患者行穿刺治疗,引流管最少1根(仅1例),最多5根,首次穿刺引流液涂片及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生长,后期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4例为鲍曼不动杆菌、2例屎肠球菌D群、大肠埃希菌2例、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上述9例患者中3例血培养与引流液培养结果相同,总感染率29.0%(9/31)。体液培养中2例真菌感染可疑。B组均于入院24小时内完善CT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C组患者穿刺时间为入院后4-7天。47例患者中,5例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经肾内科会诊后,3例行连续性床旁肾脏替代疗法治疗(CRRT);10例出现ARDS,6例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进行了气管插管。A组13例(13/27)病程中长时间使用镇痛药物控制腹痛,而B组仅2例(2/20),C组10例短期内使用过镇痛药物。
  结论:(1)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具有微创、简单易行、耐受性好、易于接受等优势;是处理重症急性胰腺病程中的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有效措施。(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早期,尽早的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植管引流胰周积液可以有效的改善腹内压,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及体征。(3)在重症急性胰腺的后期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置管和引流管更换也是胰周液体积聚、胰周坏死、胰腺实质坏死、胰周脓肿和胰腺脓肿治疗的有效方法。(4)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同时也存在与穿刺部位、穿刺路径、穿刺靶区相关的的并发症和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