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P53、nm23表达与预后多因素分析
【6h】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P53、nm23表达与预后多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摘要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病例来源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3资料收集与检测

3.1临床与病理学资料

3.2免疫组化指标检测

3.3随访资料

4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C-erbB-2、nm23、P53基因与乳腺癌预后

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C-erbB-2、p53、nm2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学和生物学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C-erbB-2、p53、nm23蛋白的表达,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学和生物学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ER、PR、C-erbB-2、p53、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9%、39.7%、67.9%、51.3%、69.2%。ER表达与患病年龄、月经状况、组织学分级有关,PR、C-erbB-2表达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53表达仅与患病年龄有关,nm23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民族、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nm23表达五项指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有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73、5.104、2.024、20.136、0.4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病年龄、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三项指标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情况,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574、31.661、2.019。所有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至2006年9月30日,因本病死亡27例,病死率为34.6%,全组生存时间为4月-1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3年生存率为68.6%,5年生存率为48.3%。结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要充分重视患病年龄、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等传统的临床病理指标,同时参考部分有预后价值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患者个体化治疗,提高术后生存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