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模式核磁指导觉醒型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6h】

多模式核磁指导觉醒型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分组

3.治疗方法

4.数据资料收集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觉醒溶栓组患者和觉醒非溶栓组患者的比较

2觉醒溶栓组患者和明确发病溶栓组患者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附录 2 改良的Rankin量表

综述:觉醒型卒中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多模式核磁指导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脑卒中(wake-up strokes,WU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根据能否确定患者的发病时间以及是否给予溶栓治疗的具体情况进行以下分组:(1)觉醒型卒中接受rt-PA静脉溶栓组患者(觉醒溶栓组)128例;(2)觉醒型卒中未接受rt-PA静脉溶栓组(觉醒非溶栓组)患者116例;(3)发病时间明确接受rt-PA静脉溶栓组(明确发病溶栓组)156例。发病时间明确组患者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在3h之内;觉醒溶栓组和觉醒非溶栓组的患者醒后发现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进行治疗之间的时间均在3h以内,且头MRI均为DWI显影而T2WI、FLAIR未显影。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对符合临床入选标准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
  2.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并记录实验室化验结果,各组患者入院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既往慢性疾病病史,治疗后24h及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治疗90d后记录随访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并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
  3.预后及安全性评价:预后评价包括:近期预后、远期预后。安全性评价包括: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
  结果:
  1.觉醒溶栓组与觉醒非溶栓组患者相比以及觉醒溶栓组与明确发病溶栓组相比,在年龄、性别、入院NIHSS评分、卒中危险因素、既往慢性疾病病史、实验室化验结果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觉醒溶栓组与觉醒非溶栓组相比。治疗24h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良好的患者觉醒溶栓组82例,占64.1%,觉醒非溶栓组45例,占38.8%,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天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预后良好的患者觉醒溶栓组106例,占82.8%,觉醒非溶栓组73例,占62.9%,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3.3个月时远期预后良好者,觉醒溶栓组患者为111例,占86.7%,觉醒非溶栓组患者为75例,占64.7%,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
  4.觉醒溶栓组患者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6%,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死亡患者;觉醒非溶栓组患者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9%,死亡率为0.9%,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5.觉醒溶栓组与明确发病溶栓组的患者相比,治疗24h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良好的患者觉醒溶栓组82例,占64.1%,明确发病溶栓组102例,占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患者觉醒溶栓组106例,占82.8%,明确发病溶栓组132例,占84.6%,无明显差异(P>0.05)。6.3个月时远期预后良好者,觉醒溶栓组患者为111例,占86.7%,明确发病溶栓组患者为136例,占87.2%,无统计学差异(P>0.05)。
  7.觉醒溶栓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6%,死亡率为0%;明确发病溶栓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6%,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3%,死亡率为0.6%,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头颅MRI DWI-FLAIR失匹配的WU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觉醒溶栓组与觉醒非溶栓组相比,溶栓患者的近期预后及远期预后明显优于非溶栓患者。
  2.觉醒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与觉醒非溶栓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觉醒溶栓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和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与明确发病溶栓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