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序论

1.选题的目的

2.选题的理论意义

3.选题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1.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情景学习理论

4.认知心理学理论

5.政策依据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有可能的创新点

一、“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的基本理论

(一)论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1.初中思想品德课

2.案例教学法

1.将知识由难化简,变抽象为直观

2.将知识由分散到集中,便于把握

3.引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4.有利于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强化

1.有助于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是案例教学的集中体现

3.可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2.典型性

3.深刻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中的案例有些缺乏说服力

2.教学中的案例平淡、学生印象不深

3.教学中的案例随意、杂乱,缺乏内在联系

4.教学中选择的案例不能引发学生兴趣

(二)原因分析

1.教师在案例选择缺乏典型性

三、“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的实践

2.重点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1.注重积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教学

2.选择有重点的一例贯彻到底,提高教学完整性

3.选择热点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4.思路清晰,提前设定好案例教学的基本步骤

5.提炼语言表达能力使案例锦上添花

2.课堂实施阶段

3.总结评价阶段

(四)典型案例

1.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2.“一例融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3.最后的教学反思

四、“一例融通”教学法应用的效果及反思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

3.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育改革能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已成当务之急。“一例融通”教学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活力。这种方法通过一个案例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其整体性、典型性及深刻性的特点既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也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及有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界定、应用目的、应用意义和基本特征等;第三部分探寻了目前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的实践,包括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策略、三个阶段、典型案例等;最后部分谈对“一例融通”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及思考。
  论文从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将“一例融通”教学法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做到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所得结论,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