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声传译之译前准备实践报告——以Charles I.Plosser演讲的模拟口译为例
【6h】

同声传译之译前准备实践报告——以Charles I.Plosser演讲的模拟口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1.3 项目目标

第二章 口译译前准备概述

2.1 口译的特点

2.2 译前准备的分类

2.2.1 译员专业素质的积累

2.2.2 日常背景知识的积累

2.2.3 短期译前准备

2.2.4 了解发言人和听众

2.2.5 熟悉场地和设备

2.2.6 心理准备

第三章 对Charles I.Plosser演讲的口译实践

3.1 任务简介

3.2 短期译前准备

3.2.1 会议背景资料

3.2.2 演讲人资料

3.2.3 专业词汇的收集与归纳

3.3 熟悉场地和设备

第四章 口译实践分析

4.1 完成状况

4.2 译前准备的效果

4.2.1 背景知识的影响

4.2.2 心理状态的影响

4.3 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4.3.1 误译与漏译

4.3.2 顺译处理不当与逻辑错误

4.4 实践总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演讲原稿

附录2 中文口译稿

附录3 中英双语词汇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与相对没有时间限制的笔译不同,口译活动由于其实时性的特征,要求译员在工作现场快速地对源语言作出反应,并且准确地将其翻译成目的语。就此而言,口译人员在心理上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口译活动中,如果对该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再加上事先未获取发言人的有关信息,译员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充分的译前准备对于口译译员顺利、圆满地完成特定口译任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是一篇口译实践报告。笔者选取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Charles I.Plosser(查尔斯·普洛塞)在CFR组织的会议上发表的专题讲话,作为自己模拟同声传译的原材料。
  本文从口译译前准备的必要性出发,归纳阐述了口译译前准备的一般步骤,并以模拟同声传译为例,详细地描述了译前准备的步骤;然后对此项口译实践的完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笔者对此次口译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提炼,以便为以后的口译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此次口译实践的背景、意义以及目标;第二章对口译译前准备进行概述,介绍了口译的特点以及主要类别,同时分类阐述了口译的译前准备,具体内容包括译员的专业素质积累、相关背景知识积累、短期译前准备、场地和设备的熟悉以及译员的心理准备;第三章详细记述了笔者此次口译实践的译前准备过程;第四章归纳了此次口译模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此次口译模拟实践的总结。
  笔者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验证了专业领域口译短期译前准备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步骤,目的是帮助口译译员增强有关口译质量的专业意识,以便在今后更有效地投入相关翻译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