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郑州市人才市场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6h】

郑州市人才市场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人才资源重要性

1.1.2我国人才资源概况

1.1.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1.1.4扩招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

1.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本文研究的目的

1.2.2本文研究的意义

1.3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人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理论

2.1概念辨析

2.1.1人口资源

2.1.2劳动力资源

2.1.3人力资源

2.1.4人才资源

2.1.5人力资本

2.2劳动力市场中的“岗位配给”理论

2.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理论

2.4人力资源投入的双效益理论

2.4.1经济效益是就业的首要目标

2.4.2人力资源的社会约束与投入

2.4.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数量选择

2.5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6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模型

2.7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2.8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

2.9国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2.10高校毕业生高估就业预期理论

2.11劳动力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理论

2.11.1“逆向选择”概念与理论

2.11.2劳动力岗位配给与“逆向选择”

2.11.3“逆向选择”下人力资本过度投资模型

第三章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3.1人才市场的发展

3.1.1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

3.1.2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

3.1.3人才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调控

3.1.4现阶段我国人才市场特点

3.1.5人才市场是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3.2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及毕业生就业现状

3.2.1我国高等教育连年增长的扩招规模和就业难度增大

3.2.2河南省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大中专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第四章郑州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分析

4.1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矛盾现象并存

4.2人才市场供求双方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许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员

4.2.1大学生本身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过程中不能适时而变,期望值过高,不愿意接受基础和低级职业岗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意愿失业或选择性失业

4.2.2专业和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矛盾引起供给不足和技能性失业双重现象,造成“人才既缺乏又积压”的畸形状态

4.2.3从供给角度看,存在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即毕业生的质量结构同社会需求脱节,使得一些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

4.2.4人才供给的学历结构矛盾使得高职(大专)学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软肋”在专科

4.3人才市场诚信问题反映突出

4.4人才市场供求双方矛盾也表现在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就业区域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4.5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时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4.6高校和人才市场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薄弱

第五章郑州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5.1郑州市人才市场发展对策

5.1.1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挖掘和完善人才市场职能,使人才市场在大学毕业生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

5.1.2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

5.1.3加快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5.2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5.2.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力争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5.2.2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

5.2.3构建人才预警体系,促进高校与人才市场的衔接

5.2.4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新经济的后继人才

5.2.5重视职业培训,强化终身教育,及时更新现有人才的素质

5.2.6研究和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国家或地区为特定发展要求而需要发展的地区和行业的政策和措施,实现人才资源的区域均衡、行业均衡、职业均衡,提高大学生整体就业率

5.2.7高校和人才市场要为大学生就业做好全程、系统、周到、规范的服务指导工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郑州市人才资源状况和2001-2004年郑州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各项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对郑州人才市场所凸显的一系列矛盾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与大学生就业困难并存、人才市场供求双方的结构矛盾、大学生学历结构矛盾、诚信问题、大学生预期工资收入与实际工资匹配差距以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比较国外在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方面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加强法制化和诚信建设为先导推动郑州市人才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职能、进一步发挥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鼓励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增加就业岗位;构建人才预警体系、促进高校与人才市场的衔接、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加快高校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培养新经济的后继人才;更新现有人才素质、重视职业培训、强化终身教育等郑州市人才市场发展策略和大学生就业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