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
【6h】

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

创新点

未尽事宜

相关说明

第一章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

1.1. 从“非历史”谈起

1.2. 兴趣萌芽期(1840年以前)

1.3. 初步探索期(1840年-1900年)

1.4. 考察巅峰期(1900年-1937年)

1.5. 总结

第二章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综合研究

2.1. 20世纪以前

2.2. 20世纪初

2.3. 20世纪20年代

2.4. 西方学者综合研究的特点

第三章伯施曼对普陀山的研究

3.1. 《普陀山,神圣的观音岛,慈悲的女神》

3.2. 伯施曼普陀山研究的意义

3.3. 与梁思成独乐寺研究的对比

第四章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研究

4.1. 作为景观和艺术要素的中国佛塔

4.2.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一般类型

4.3.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特殊类型

4.4. 佛塔的次级形式(Nebenformen)

4.5. 总结: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贡献

第五章伯施曼对中国祠堂的研究

5.1. 历代名人祠堂

5.2. 庙台子

5.3. 二郎庙

5.4. 文庙

5.5. 宗祠堂

5.6. 总结

第六章西方其他学者的个案与专题研究

6.1. 锡乐巴对北京大觉寺的研究

6.2. 梅尔彻斯对中国寺庙建筑的研究

6.3. 艾克对泉州双塔的研究

6.4. 喜仁龙对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研究

6.5. 艾术华对中国佛寺的研究

6.6. 总结

第七章历史照片在建筑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7.1. 历史照片的管理与利用

7.2. 应用实例

第八章结语

8.1. 回到“非历史”

8.2. 还谈“建筑观”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人来华的建筑考察活动,将整个过程分为兴趣萌芽、初步探索和考察巅峰三个阶段。西方人的认识从最初的误解和偏见逐渐趋于客观,期间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西方研究成果大致可归为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类。综合研究是西方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全面揭示中国建筑的一般规律。限于时间、精力的不足,部分西方学者从小规模的个案研究入手,以小见大,逐步发现中国建筑的本质特征,同时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素材。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他们开始关注某一特定专题,如寺庙、佛塔、祠堂、城墙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上述三类成果,完整勾勒出西方学界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揭示出西方学者的中国建筑观。伯施曼是西方学界的巨擘,其成果涵盖了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个方面,代表了西方研究的最高成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西方学者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测绘完成了众多图纸,这些图像资料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国建筑观的重要载体。本文在解读文字资料时,也注重非文字材料的使用。利用数据库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历史照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利用GIS平台的分析功能,针对历史照片的部分属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