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370篇,会议文献有370篇,学位文献有557篇等,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的主要作者有方海、张斌、支文军,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的主要机构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该文旨在揭示章华台特殊柱洞遗址所隐藏的建筑特征并阐述其现代意义。首先,梳理、分析章华台遗址及平面基本特征,并分析章华台遗址中的相关建筑特殊的柱洞及其分布特征,...
2.[期刊]
摘要: 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具有城市记忆的良好城市雕塑案例并进行归纳,提出具有城市记忆的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象征,是陶冶人们情操的一面旗帜,是展现城市特色...
3.[期刊]
摘要: 该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以文化景观理论为指导,探究内蒙古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构成要素,厘清民居类建筑装饰文化结构,明晰构成要素与民居类建筑装饰文化...
4.[期刊]
豫中传统民用堡寨聚落防御性特征研究——以明清时期神垕古镇为例
摘要: 豫中作为中原文化发源地,基于特殊的历史与战争背景,形成了众多具有防御功能的民用堡寨,神垕古镇作为其中之一,由于其独有的钧瓷贸易文化,使防御功能与日常生产生活紧...
5.[期刊]
摘要: 基于对广西三江林溪河流域侗族正方“回”形环柱鼓楼的实证研究,对照分析墨师文包含的常用字符和符号及其书写、标记的规则,明确了墨师文是因应实尺营造的需求而形成的由...
6.[期刊]
福建莆仙地区连体大厝的本体单元及其衍化——以仙游县前连村为例
摘要: 连体大厝是莆仙地区大厝的一种叫法,目前研究较少。仙游前连古民居建筑群建于明清年间,其总体布局由十六座大厝毗邻组成,大厝的横向规模宏大。该文以前连连体大厝作为典...
7.[期刊]
基于地域社会圈理论的后疫情时代住区设计——以基准杯获奖作品为例
摘要: 疫情后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发了居住空间需求的变革,住区作为疫情期间基本的“防御单元”,面对后疫情时代居住与生活的新常态,需要主动创新,探索住区设计的新模式。该文从...
8.[期刊]
摘要: 中国早期著名建筑师柳士英于1930—1932年间,设计了其职业生涯的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上海中华学艺社大楼。依据当时的记录资料,整理、分析了这一建筑的建设...
9.[期刊]
摘要: 店屋在近代曼谷由水上聚落转变为陆上城市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当地主要的城市建筑类型之一。曼谷店屋主要采用天井式、无外廊的建筑形态,具有和马来半岛等地区骑楼...
10.[期刊]
摘要: 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百家齐放,柯布西耶作为纯粹主义画派的先驱,其艺术创作理念也影响到现代建筑之中。纯粹主义以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思想为哲学基础,旨在充分发挥形式对于...
11.[期刊]
摘要: 上海洛克·外滩源6号美丰大楼是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基于保护更新设计完成的一幢高层商业公办建筑。项目属上海市黄浦区174街坊新建建筑之一,在保留了原美丰洋...
12.[期刊]
“极简”的复杂性——游走在多尺度间的“空间雕塑家”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
摘要: 该文从小、中、大三个尺度选取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在家具、住宅、公共建筑等不同尺度空间的设计作品,以其标志性的“极简”形式与复杂性内核为主线,围绕看似矛盾的两...
13.[期刊]
摘要: 该文研究日本建筑师堀部安嗣的住宅设计,总结出其设计的三个特征:平面的类型化、空间的中心性和材料的延续性。以他的两个住宅设计屋久岛的家Ⅱ和府中的家为例,具体说明...
14.[期刊]
摘要: 文章阐释了在厦门市环东海域的三座驿站设计中,建筑师是如何提炼福建传统建筑中的公共空间模式和屋顶建构方式这两大母题,并进行不同方式的当代演绎。项目通过对传统建筑...
15.[期刊]
摘要: "江南半舍"是一座兼具民宿与自宅功能的新类型建筑。文章将其置于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性相遇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城乡关系转型的社会语境,解读其设计如何围...
16.[期刊]
摘要: 影壁是冀南地区传统民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传统民居有着不可忽视的建筑文化、空间构成、视觉景观艺术等多种意义,但其影壁营造技艺面临失传的现象。该文在文献研究基础...
17.[期刊]
品建筑之美,悟玄妙之道——评《大岳品鉴:武当山道教建筑鉴赏》
摘要: 《大岳品鉴:武当山道教建筑鉴赏》一书,从美学角度品鉴武当山道教建筑的文化内蕴。该书主题鲜明,视角新颖,主张玄天上帝信仰是武当山道教建筑的核心与灵魂,能够准确把...
18.[期刊]
摘要: 文章以上海保利剧院为例,研究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的光影运用效果。从光影角度入手,分析光效、光材质、光氛围等特性,光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设计当中,研...
19.[期刊]
摘要: 理水作为古典园林营造的重要内容,在历时性造园活动中随着形态变迁和需求变化理水手法因时而异。以历史文献资料中的福州西湖为例,借鉴《园冶》中的理水理论,从空间形态...
20.[期刊]
摘要: 以马六甲城市文化景观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其城市景观的空间特征、选址特征以及建筑特征,借助历史地图、古文献阅读、口述史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在...
1.[会议]
摘要: 从学术史的角度指出了哥特建筑研究从技术到精神转向之间的断裂,正是主流学者们对哥特建筑“东方来源说”的忽视导致了这一转向的中间环节的缺失.文章通过对19世纪末至...
2.[会议]
摘要: 文章首先从当代建筑的断片时间性研究切入,确立建筑断片时间性的内涵,然后将断片时间性带入岭南传统建筑的研究之中,从三个方向分别论述了岭南传统建筑断片时间性的特征...
3.[会议]
摘要: 甘熙宅第作为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群,具备良好的参观、展示基础.自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户甘熙宅第以来,更多的将其视为民俗类文物...
4.[会议]
摘要: 传统村落是一种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景观.本文以广东省从化钟楼村为例,借助图式理论,分别从区域环境、传统格局、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四个层面,剖析景观系统中...
5.[会议]
摘要: 由于受文字文化、表层知觉、风格流派的影响,以往建筑外观形式的表现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但随着时代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外观的表现有了不同的思考.作者通过图像文...
6.[会议]
摘要: 泉州作为一座世界海港城市及清代与台湾的联系纽带,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位于鲤城浯浦水口之地的泉州天后宫,历来受皇帝亲封,屡经重修与扩建,从而形成由南北...
7.[会议]
摘要: 天后宫、福建会馆是妈祖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物质产物,因其传播范围广,所以呈现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本文基于妈祖文化在全国的传播路径及不同时期的变迁特点,...
8.[会议]
摘要: 指南宫位于台北木栅的山麓中,海拔约230米,是台湾相当重要的宫庙之一,占地约为70公顷,与万华龙山寺、台北行天宫一起被认为是台北市三个最重要的庙宇.指南宫又称...
9.[会议]
摘要: 板桥接云寺兴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台湾民间传统寺庙,主祀神为观世音菩萨,昔日人称“观音妈庙”陪祀为定光古佛与注生娘娘.因历史...
10.[会议]
摘要: 近年来,全国计划建设的“特色小镇”总量已达五六千个.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要关注产城融合与经济发展,其地域特色、文化特征也不可忽视.与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通病一样...
11.[会议]
摘要: 传统民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同中有异,既统一于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又具有...
12.[会议]
摘要: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由一个封闭的国家被外来侵略者逐渐打开,其间不乏一些如莫理循、关野贞等这样的地理历史学家留下了许多影像记录.本文将对《中国文化史迹》中所记录...
13.[会议]
摘要: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异于其他众多建筑师风格的独特之韵.线条极赋张力、锐角三角形和长弧曲线、流畅延展的起伏弧形立面、动感十足的多变空间等,都给人们带来...
14.[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及实地调研,研究了柳士英先生早期在上海、杭州、安徽落地的7个建筑作品及他所主持的苏州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探讨了在当时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设计思想...
15.[会议]
摘要: 契丹民族建造的辽代都城,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晶,其城市形态及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蕴含丰富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以辽代多元社会...
16.[会议]
摘要: 1918年~1937年,有20多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去学习建筑,最后,约18人学成归国.他们在中国各地,设计、建造了超过600个建筑,个个经典,...
17.[会议]
摘要: 花迹酒店,隐在老门东明清建筑与民国建筑老宅群内。在来自西安的余平教授的妙笔之下,已成南京一处新的人文地标。该设计保留了原生建筑体上的踪迹之美,对受损部位进行文...
18.[会议]
摘要: 提到建筑与装饰风格,很多词汇便涌现出来:新中式风格、地中海风格、法式风格、北美风格等等.通常在做建筑家装设计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倾向的风格告诉设计师,然后设计师...
19.[会议]
摘要: 中国烧砖历史悠久,秦砖汉瓦也可追溯到3500年前.中国大地上到处遗留着很多古代遗迹,块块砖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灿烂建筑文明.这些砖瓦建筑大多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
20.[会议]
摘要: 大洋·红树湾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全新演绎,开发商用心打造原汁原味的瑞士卢塞恩风情,因此在整体的建筑风格上面,红树湾一期大量地选用了荣冠西瓦(W55绯红,Y39蓝...
1.[学位]
摘要: 安顺作为贵州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西南边陲,位于我国典型的山地地形集中区,其城市结构受到地域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对称十字格局形式;除此之外,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2.[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从属于储金龙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课题《“‘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特征、形成机制及对乡村规划的启示”》的研究开篇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课题内容...
3.[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从属于储金龙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课题《“‘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特征、形成机制及对乡村规划的启示”》的研究开篇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课题内容...
4.[学位]
摘要: 关帝庙,为祭拜关公而修建,宋元时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建,清朝更是出现了凡有府、州、县、乡必建关帝庙的盛况。清期,随清政府在西藏军事政策的加强和汉藏之间经济贸易...
5.[学位]
摘要: 从改革开放、黄山旅游大规模开发以后,蓬勃的旅游业带动了徽州地区建筑业的发展,并且当地又有享誉国内外的传统徽派建筑;因此建筑师在创作时一直在思考对其继承与发展,...
6.[学位]
摘要: 温岭市石塘镇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当地山多地少,渔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块垒砌房屋,创造了极具地域性的石屋建筑。现如今石屋的营造技术正面临着危机:石屋的...
7.[学位]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在享受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与困惑。为了释放这种情绪,人们内心开始渴望回归到自然环境中去,山地...
8.[学位]
摘要: 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1852年月25日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省雷乌斯的一个铜匠家[41]。巴塞罗那被称为“属于高迪的城市”,提起高迪会让人...
9.[学位]
摘要: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圣地,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而祠堂建筑就是中国人宗族文化的承载者。山西代县杨家将祠堂历经六百多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有很高的...
10.[学位]
摘要: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城市历史底蕴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了全面摸清济南市历史建筑的保存状况、功能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
11.[学位]
摘要:
理性主义设计风格是建筑学范畴非常重要的设计流派之一,历经多年多种思潮涌现,它们所提供的观念和方法,对我国建筑理论建设和现实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
12.[学位]
摘要: 在青岛多样的历史建筑风格中,“青年风格派”建筑承载了青岛对新建筑运动的探索。作为青岛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青年风格派”建筑在城市景观和文脉传承等方面,...
13.[学位]
摘要: 人类通过“建筑”这一构建空间的行为,将文化艺术与工程技术这两个割裂的门类融会贯通。不同国家和地区将迥异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投射在风格各异的建筑中。现...
14.[学位]
摘要: 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对整个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弘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探求地域...
15.[学位]
摘要: 古徽州通常指今安徽南部的黄山市一带,历史文化悠久,自古有着“东南邹鲁”之称。明代以后随着徽商崛起,徽州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艺术文化的进步。徽州古建筑是我国传统建...
16.[学位]
摘要: 20世纪末期,一种以简洁的形体、纯粹的空间和精致的细部为特征的极简主义建筑,引起建筑界的关注。如今,极简主义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国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