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年报公示下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研究
【6h】

年报公示下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

1.2.2 企业信用信息

1.3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企业信用信息与年报公示制度

2.1 企业信用信息

2.1.1 企业与企业信用

2.1.2 企业信用信息分类

2.2 年报公示制度

2.2.1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含义

2.2.2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特征

2.2.3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作用

2.2.4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现状

2.2.5 我国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实施中的信息公开问题

2.2.6企业年报公示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博弈分析

3.1 市场交易博弈分析的信息要素

3.2 非对称信息要素的影响分析

3.2.1 非对称信息的含义及表现

3.2.2 非对称信息的来源

3.2.3 企业投融资的非对称信息模型分析

3.2.4 本节小结

3.3信息公示透明度的影响分析

3.3.1 信用信息公示透明度及主要决定因素

3.3.2 信用信息公示透明度模型分析

3.3.3本节小结

3.4 信息传递要素的影响分析

3.4.1 信息传递要素及主要问题

3.4.2 信息传递要素模型分析

3.4.3 本节小结

3.5 信息要素对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性

3.5.1 非对称信息要素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作用

3.5.2 信用信息公示透明度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作用

3.5.3信用信息传递要素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 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政府建议

4.1 以制度保障弱化非对称信息要素影响

4.1.1 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社会化程度

4.1.2加强对信用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追究

4.1.3建立守信企业绿色通道机制

4.2 以调控手段弱化信息透明度要素影响

4.2.1 加强行政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能力

4.2.2 向全社会延伸企业信息公开的范围

4.2.3 建立预判价值市场主体信息公开机制

4.3 以建立有效机制弱化信息传递要素影响

4.3.1建立系统的信用信息公开体制机制

4.3.2完善企业公示信息的整理功能

4.3.3 建立现代技术下的社会性企业数据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4年以来的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在信息服务和监管领域颇有成效,但是在改善我国的企业信用方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像信息覆盖不够全面、信息披露率较低、预判性企业信息较少和信息内容真实度低等。本文以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制度含义为出发点,从我国现行的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着手,揭示了制度的主要特征,并阐述了该制度的秩序作用和效率作用,最后通过对现状、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本文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市场主体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的非对称信息博弈,确定了信用信息三个重要要素——信息的非对称性、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的传递,通过建立假设、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即该三要素对于建立信用信息公开体系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对于年报制度建设、乃至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为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最后,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和结果的分析,对企业信用信息公开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外部要素——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一是要加强对信用信息公开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治优势从宏观角度对体系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双管齐下地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信息公开体系,同时对政策手段进行细化,形成具体的实施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