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6h】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和实际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实际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能创新点

2 区域品牌基本理论研究概述

2.1 区域品牌的定义

2.2 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

3 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环境分析

3.1 碧螺春茶叶品牌建设的内在优势

3.1.1 碧螺春茶叶的独特自然条件

3.1.2 碧螺春茶文化的历史内涵

3.1.3 碧螺春茶叶采摘和炒制工艺

3.1.4 碧螺春茶艺文化

3.2 碧螺春茶叶品牌建设的外部环境

3.2.1 产品质量标准和原产地保护政策

3.2.2 顾客认知度和品牌美誉度

3.2.3 文化、旅游产业的助推

3.2.4 其它茶叶品牌建设的启示

4 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

4.1 碧螺春茶叶品牌建设的进展情况

4.1.1 优化物种种群,提升茶叶质量

4.1.2 探索组建股份合作社,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4.1.3 规范商标使用,加强管理保护

4.1.4 政府搭台,促进茶经济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4.2 碧螺春茶叶品牌建设的成效

4.3 碧螺春茶叶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3.1 小而散的种植模式仍然存在

4.3.2 品质纯正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4.3.3 尚未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缺乏有效约束

4.3.4 缺乏有影响力的茶叶大品牌

4.3.5 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品牌利用率不高

4.3.6 包装五花八门

4.3.7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品牌营销创意不新

5 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建设主体的职责

5.1 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形成的模型构建与路径选择

5.1.1 孕育期:本地碧螺春

5.1.2 导入期:碧螺春集群

5.1.3 推广期:碧螺春区域品牌形成

5.1.4 成熟期:碧螺春区域品牌享誉市场

5.1.5 后续期:稳定发展/衰退

5.2 碧螺春品牌的发展阶段定位

5.3 品牌推广期阶段各利益主体的角色和职责

5.3.1 政府是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主要推手

5.3.2 行业协会是茶叶区域品牌的主要管理者

5.3.3 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是茶叶区域品牌的主要开拓者

5.3.4 茶农是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6 洞庭碧螺春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策略

6.1 加快制订品牌定位策略

6.2 加大品质保障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6.3 加快法制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6.4 加快人才培养,促进碧螺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5 加快产业化进程,培育龙头企业

6.6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6.7 加快探索建立跨界合作机制

6.8 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碧螺春茶的问卷调查

致谢

展开▼

摘要

洞庭山碧螺春种植于苏州吴中区太湖洞庭东、西山果园之中,常年受太湖雾气滋润,饱吸四季花果之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蕴育了它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碧螺春高贵的“血统”以及精湛的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品质特征,是千百年来当地老百姓创造性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因此,洞庭山碧螺春一直以来位列我国十大名茶的前列。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很多茶叶新品的异军突起,品牌竞争将是茶叶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洞庭山碧螺春区域品牌如何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拓展更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课题利用区域品牌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充分挖掘了碧螺春茶叶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碧螺春品牌的建设环境,得出了碧螺春品牌有着一般茶叶品牌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建设条件和有利因素的结论。
  通过对目前碧螺春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和描述,肯定了其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诸如种植模式分散、品质难以保证、包装五花八门、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营销创意不新等问题。最后,针对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八条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下一步碧螺春品牌建设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