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企员工心理所有权与任务绩效、关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6h】

国企员工心理所有权与任务绩效、关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背景研究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论文内容

第2章文献综述

2.1心理所有权

2.1.1心理所有权的定义

2.1.2心理所有权的形成及其理论基础

2.1.3心理所有权的研究现状

2.2绩效

2.2.1绩效的定义

2.2.2绩效的结构

2.2.3关联绩效的维度

2.2.4绩效的研究现状

2.3组织承诺

2.3.1组织承诺的定义

2.3.2组织承诺的维度

2.3.3组织承诺的研究现状

2.4工作满意度

2.4.1工作满意度定义

2.4.2工作满意度的维度

2.4.3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现状

第3章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

3.1研究架构

3.2模型中变量的定义

3.2.1心理所有权

3.2.2绩效

3.2.3组织承诺

3.2.4工作满意度

3.3研究假设

3.3.1因果关系假设

3.3.2中介作用假设

第4章研究设计

4.1研究方法

4.2量表设计

4.2.1心理所有权量表

4.2.2绩效量表

4.2.3组织承诺量表

4.2.4工作满意度量表

4.3量表的修订

4.3.1预测量表的效度检验

4.3.2预测量表的信度检验

4.4样本收集及描述

4.5数据分析方法

第5章数据统计与分析

5.1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5.1.1心理所有权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5.1.2工作绩效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5.1.3组织承诺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5.1.4工作满意度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5.2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5.2.1性别与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5.2.2年龄与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5.2.3受教育程度与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5.2.4工作年限与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5.3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

5.4因果关系分析

5.4.1心理所有权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5.4.2心理所有权对组织承诺的回归分析

5.4.3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5.4.4组织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5.4.5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5.5中介变量分析

5.5.1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分析

5.5.2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6章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6.1研究结论与讨论

6.1.1国有企业员工心理所有权和绩效的现状分析

6.1.2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及因果关系讨论

6.1.3心理所有权与工作绩效的中介模型讨论

6.2本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6.3本文的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而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在于企业员工,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可以说是如何激励员工,以使其提高工作绩效。 Pierce et al.(2001)提出的心理所有权理论为企业如何激励员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被认为是员工和组织间关系最本质的因素。目前研究界对心理所有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在有关心理所有权的产生机制、理论基础等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有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 本文以在国有企业中如何利用心理所有权和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为中心展开。本研究在大量文献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实证手段来探索心理所有权、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不但明确了心理所有权对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的预测作用,还将工作态度作为中介变量,提醒管理人员在激励员工的同时,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意义,也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但是,本研究仍然有样本范围、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缺陷,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