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吉林省三所大学的探索
【6h】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吉林省三所大学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本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3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2.2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基础

2.3 生态语言学综述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外语教学

3.1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语言观

3.2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观

3.3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分析

3.4 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语言学研究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研究问题和内容要素

4.2研究对象

4.3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研究结果与发现

5.2分析与讨论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型的构建

6.1 树立“以生为本”的生态教学理念,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

6.2 构建立体化、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6.3 构建学以致用、开放、多样的生态化教学内容

6.4 营造和谐的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

6.5 关注生态主体内部的生态化发展

6.6 形成多元化、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小结

7.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7.4 本研究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四访谈提纲

附件五菲尔(Alwin Fill)的邮件回复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和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仍然不令人满意,无法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研究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各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从生态语言学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将大学英语教学与生态语言学相结合,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探究当前大学英语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语言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尝试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型,提出了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策略、建议。
  根据生态语言观,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微观生态系统,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英语教学涉及如何协调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师生生态主体在动态变化中协同共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根据以上研究目的,研究了以下问题:(1)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的动态生态平衡?如果不是,存在哪些生态失衡问题?(2)产生失衡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重新达到平衡,各生态主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本研究为了回答以上问题,选取了吉林省3所不同类别的高校(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研究对象,笔者亲自对3所大学的495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和5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同时结合访谈、课堂观察、实地考察和文件查阅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较深刻地阐述和探讨,研究发现以下失衡现象:(1)教学实践与全面发展及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失衡;(2)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3)教学大纲(内容)与学生需求及现实生活脱节;(4)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失衡;(5)教学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角色失衡;(6)课内学习与课外语言实际运用失衡等,并分析了产生失衡现象的原因。
  原因分析之后,本研究尝试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型,该模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大模块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三个模块又有各自不同的组成部分和内涵意义。依据此模型,针对以上失衡现象,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和策略:(1)树立“以生为本”的生态教学理念,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2)构建立体化、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3)构建学以致用、开放、多样的生态化教学内容;(4)营造和谐的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5)关注生态主体内部的生态化发展;(6)形成多元化、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