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6h】

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研究主要观点

0.2.2 国内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研究主要观点

0.3 研究目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逻辑路线与基本结构

0.5 创新与不足

0.5.1 本文创新之处

0.5.2 本文不足之处

1. 公共物品及供给主体:概念与辨析

1.1 公共物品概念

1.1.1 公共物品概念的综述

1.1.2 公共物品概念的辨析

1.2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

1.2.1 供给与生产的区别

1.2.2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政府、集体、私人

2.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确定原则

2.1 供给主体确定原则述评

2.2 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述评

2.2.1 公平的含义

2.2.2 效率的含义

2.2.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3 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的公平效率内涵与权衡

2.3.1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中公平的内涵

2.3.2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中效率的内涵

2.3.3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中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3.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的影响因素

3.1 政府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3.1.1 对厂商的歧视

3.1.2 官员自利

3.1.3 成本分摊歧视

3.1.4 规模经济

3.2 私人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3.2.1 私人非利他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3.2.2 私人利他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3.3 集体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3.3.1 私人收入集中程度

3.3.2 消费者的平均观念

3.3.3 惩罚机制

3.3.4 制度环境

4.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的组合模式

4.1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纵向替代

4.1.1 最优替代方案的确定

4.1.2 最优替代方案的实施

4.2 供给主体的横向替代

4.2.1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之间的非利他横向替代

4.2.2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之间的利他横向替代

4.3 多主体组合模式中的政府缺位和越位

4.3.1 政府缺位和越位的内涵

4.3.2 政府缺位和越位与公平效率原则的关系

4.3.3 转型期中国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缺位与越位

5. 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议

5.1 案例分析

5.1.1 湖北荆门乡村建设实验五村农田灌溉

5.1.2 满春街"私养公助"社区绿化新模式

5.1.3 刘村的三条道路建设

5.2 政府主导的多主体供给模式政策建议

5.2.1 完善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5.2.2 完善私人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5.2.3 完善集体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