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竞争成败如何影响个体的非伦理行为?一项实验研究
【6h】

竞争成败如何影响个体的非伦理行为?一项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设计及意义

1.3 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

2.文献综述

2.1 非伦理行为

2.1.1 非伦理行为的概念

2.1.2 影响非伦理行为的因素

2.2 竞争

2.2.1 竞争的概念

2.2.2 竞争的影响

2.2.3 竞争与非伦理行为

2.3 风险态度

3.理论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2 竞争成败与非伦理行为

3.3 风险态度与非伦理行为

3.4 性别与非伦理行为

3.5 研究假设

4.研究设计

4.1 实验人数及整体设计

4.2 实验程序和材料

4.3 认知任务

4.4 问卷题目

4.5 问题解决任务

5.实验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第一个假设检验

5.2.1 独立样本t检验

5.2.2 ANOVA检验

5.3 第二个假设检验

5.4 第三个假设检验

6.实验结论、意义及局限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意义

6.2.1 理论意义

6.2.2 实践意义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实验问卷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竞争行为普遍存在于组织的商业实践中,比如生产同类型产品公司间的同业竞争、发生在相同渠道间的非同行竞争、公司内部的垂直竞争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竞争等。一方面,竞争会对组织及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多数学者都将竞争视为商业实践中首要的逻辑,认为竞争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提升顾客的满意度等。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也多表明竞争环境下个体更有可能产生非伦理行为,如欺骗、怠工、伪造成绩等。而非伦理行为不仅影响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建立,更会降低组织的运行效率。因此研究竞争环境下个体竞争的成败结果以及个人特征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能为实践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本文分别讨论了在竞争环境下(1)竞争结果(即输和赢)对于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影响;(2)个体风险态度与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3)性别差异对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作者运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竞争环境,分别进行了“认知任务”、“问卷题目”和“问题解决任务”。其中认知任务是用来诱发参与者的输赢心理,而问题解决任务的目的在于记录参与者是否产生了非伦理行为。随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竞争环境下(1)输的个体要比赢的个体更容易产生非伦理行为;(2)个体的风险偏好与试题难度的交互作用会显著影响个体的非伦理行为;(3)个体的性别差异与非伦理行为无显著关系。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理论意义为:假设1研究了竞争影响个体非伦理行为的方式。已有的研究多认为在竞争情境下个体会显著的增加非伦理行为,但是对于竞争是如何影响个体的非伦理行为却未加以说明。本文认为竞争情境下,竞争结果即个体输赢的差异会影响其非伦理行为的产生。假设2研究了个体的风险态度和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风险态度作为研究个体决策和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假设,近年来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实践中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较多的学者都认为个体风险态度的不同会影响非伦理行为的产生,然而对于竞争情境下风险态度是如何影响非伦理行为的,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本文补充论证了竞争情境下风险态度与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也符合一般情境下风险态度与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同时,个体的风险态度与任务难度存在交互作用,对非伦理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假设3研究了性别差异与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关系。性别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已有的文献对于性别与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表明在竞争情境下,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性别差异与是否更有可能产生非伦理行为无显著关系。同时,可能的实践意义为:(1)由于在竞争情境下,输赢会对个体的非伦理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管理者在面对组织内的竞争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将关注点过多的放在个体的成功或失败上,淡化竞争后个体的状态,而更应该关注竞争对于组织整体带来的裨益,从而避免由于竞争出现的个体非伦理行为给组织带来的不良影响。(2)在竞争情境下,偏好风险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非伦理行为。因此管理者应该注意经常性的对组织内的成员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良好的风险态度和竞争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