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问题研究
【6h】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导论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背景

1、普通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2、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

3、普通高校贫困生问题突出

(二)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研究现状

1、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评析并提出对策

2、对助学贷款制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

3、从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角度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研究

4、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研究

(四)本文研究思路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涵义和理论基础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涵义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

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3、教育机会公平理论

4、准公共品理论

5、制度变迁理论

三、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分析

(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轨迹

1、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试点阶段(1999.6-2000.7)

2、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推广阶段(2000.8-2003.7)

3、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暂停阶段(2003.8-2004.5)

4、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阶段(2004.6至今)

(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1、从制度变迁需求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具有制度集合变迁特征

2、从制度变迁供给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变迁特征

3、从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看,意识形态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困境

1、国家助学贷款供需失衡,贷款覆盖面仍然较低

2、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不平衡,学生获贷机会不均等

3、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突出

(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1、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对参与主体的激励不均衡

2、制度环境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影响

五、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一)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推进路径

1、实现激励均衡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选择

2、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环境建设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2、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3、完善我国信用制度建设

4、加快国家助学贷款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八年多来,已成为中国高校学生资助中覆盖面最广、资助力度最强、最有利于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一项政策方案。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论文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建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涵义和理论基础。提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涵义,并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轨迹进行回顾和整理,从中归纳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制度变迁的需求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具有制度集合变迁的特征:从制度变迁的供给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意识形态也影响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 第四部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困境及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首先,从现实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助学贷款供给缺口大、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不平衡、贷款拖欠问题突出。然后,指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困境是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安排本身存在的缺陷引起的,也是其制度环境导致的。从制度安排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安排存在对参与主体激励不均衡的问题;从制度环境看,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其他制度安排都影响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运行效率。 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针对前面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缺陷的分析,提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的建议:一是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完善;二是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环境的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