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变迁
【6h】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电影与教师形象

1.1.2 对教师形象的思考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比较法

1.5.3 社会-历史的方法

1.5.4 内容分析法

1.6 文献综述

1.6.1 核心概念界定

1.6.2 研究现状分析

1.6.3 对现有的研究现状评述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的重塑(1978年—1986年)

2.1 背景分析

2.1.1 政治变革为教师形象的重塑提供了推动力

2.1.2 社会规范需要教师形象成为其代表

2.1.3教育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2.2 总体描述

2.3 代表电影分析

2.4 评价与总结

3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的多样化(1987年—1992年)

3.1 背景分析

3.1.1 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形象

3.1.2 人民大众生活状态的改善需要良好的教师形象作为指引

3.1.3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2 总体描述

3.3 代表电影分析

3.4 评价与总结

4 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电影中的乡村教师形象(1993年—至今)

4.1 背景分析

4.1.1 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需要乡村教师提供知识保障

4.1.2 国家政府对教育事业提高重视并加大投入

4.1.3 中小学民办教师人数增长迅速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

4.2 总体描述

4.3 代表电影分析

4.4 评价与总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初步的结论

5.1.1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的变迁对社会大众而言

5.1.2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的变迁对教师自身而言

5.1.3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中的乡村民办教师

5.1.4 现阶段教师形象的提升

5.2 对本项研究的反思

5.2.1 21世纪电影中的教师形象缺乏的反思

5.2.2 论文中的教师形象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描写教师的语句不胜其数.在我们的眼中,教师成为了蜡烛、园丁等这样高大、无私奉献形象的代言词,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的形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衣着朴实的教书匠,而是代表着社会变化的一种形象象征。而电影作为现如今人们精神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形象也同样会发生重大的变迁,这些教师形象的变迁在电影中一一呈现出来。本研究就是利用电影这一广大受众最为熟悉的传播媒介为依托,分析改革开放至今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的变迁。
  本研究分三个章节,首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做一时间的划分,以此进行归类,针对每个时间段所出现的背景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性的概括,然后这一时期电影中的出现中小学教师形象分析、最后总结与评价每个时期的电影中的教师形象的变迁。理清电影中教师形象的变迁能够了解社会公众的教师观,确立理性的教师权威,并帮助教师形成理性的教师身份的认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