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支持
【6h】

论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支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视角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

2 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解

2.1 学习方式转变的含义

2.2 学习方式转变的内容

2.3 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

3 支持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条件

3.1 教师个人条件

3.2 教学环境条件

3.3 学生学习条件

4 支持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方式

4.1 教学组织形式

4.2 教学运行模式

4.3 教学策略

5 支持学习方式转化的教学评价

5.1 支持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评价观念

5.2 支持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评价方法

5.3 支持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评价结果运用

5.4 评价形式的转变建构继续学习内驱力

5.5 学习方式转变对教学的支持的下一步研究提升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教师个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教学因素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发生着改变。然而,当仔细去品味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时,也不难发现“假自主”、“伪合作”、“无探究”作为一种搪塞课改的行为实际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国家政策指导课改方向,教育学界引领课改,然而这些“假”、“伪”、“无”的现象为何存在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呢?诸多教学因素的转变都决定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也会促进教学过程中的诸多教学因素的转变。转变学习方式后的教师角色历经了教学主体、教学主导到教学助学者的角色变化。课堂教学在转变学习方式后呈现出课堂以学习为主的形式,学生从原来的双边活动而逐步形成以教师为辅助,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单边活动。转变学习方式后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对于以学习方式转变前的更体现其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可供选择学习内容的可能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运用都反应出课堂中的学生在不断地走向自主学习的过程。
  本研究针对转变学习方式后所呈现出“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三方面,从影响教学的七个因素中寻找答案,通过研究分析、找到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学习方式转变的方法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