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6h】

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问题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概念界定

1.6 创新点

2 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

2.1 问卷调查设计目的

2.2 调查对象及其选择依据

2.3 问卷调查设计的内容

2.4 问卷调查的实施

2.5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其分析

3 初中历史课程中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初中历史课程中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3.2 初中历史课程中法律意识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4 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对策

4.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明确法制史要求

4.2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要丰富法制史内容

4.3 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要渗透法律意识教育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民的法律意识强弱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是否完善和治理能力的高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公民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而中学时期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法治现代化能否实现。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初中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学校是初中生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法治教育很难落到实处,这直接影响到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效果。本文以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初步了解农村地区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基础上,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本文章节共四大部分:
  第一章,前言部分,本章分析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并且对法律、法制、法治概念界定,分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第三章,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归纳总结出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第四章,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三个方面论述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对策。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找出文章的不足及后续的努力方向。
  本文浅略探讨了初中历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目的是让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