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职学校教师从业稳定性研究——以攀枝花J中职学校为例
【6h】

中职学校教师从业稳定性研究——以攀枝花J中职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与问题

1.4.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过程

2 中职教师从业稳定性分析

2.1.1 客观现实层面:教师队伍整体稳定,离职倾向偏低

2.1.2 主观意愿层面:教师整体离职意向不高

2.2 教师从业稳定性原因

2.2.1 不想挪:工作稳定使其安定

2.2.2 不想挪:压力较小使其安定

2.2.3 不想挪:挪动没有那么容易

2.3 教师队伍稳定表象下的工作状态分析

2.3.1 安于工作,但不热爱工作

2.3.2 安于工作,但工作动力不足

2.3.3 安于工作,但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3 讨论与建议

3.1 政策层面

3.1.1 建立适宜的教师流动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稳定”与“流动”之间的必要张力

3.1.2 在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前提下,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3.2 学校层面

3.2.2 为教师提供适宜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使教师队伍“稳定”而有“内涵”

3.3 教师层面

3.3.1 正确认识和看待中职教师职业,提高职业认同感

3.3.2 自觉加强各类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职教育的发展更是备受关注。中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队伍。那么中职学校教师的从业稳定性现状如何?质量怎么样?正是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在调查了解某中职学校教师从业稳定性现状的基础上,对现状背后隐藏的原因及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研究,一方面为某中职学校提高教师队伍稳定质量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引起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教师稳定性质量的关注;再是促使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对自身从业稳定现状进行反思。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攀枝花J中职学校全体专职教师的稳定性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目的性抽样的方式,选取了8位教师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以此深入了解教师稳定性现状及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某中职学校教师从业稳定性呈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队伍整体比较稳定,离职意向逐渐减弱。2)教师从业稳定性在不同性别、年龄、学科上存在不同。通过对8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教师的半结构性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该校教师从业稳定性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现状是因为:1)教师安于工作稳定而不想挪。2)教师安于压力较小而不想挪。3)教师由于缺乏挪动的资本而不想挪。通过对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该校教师队伍稳定表象下呈现出这样的工作状态:1)教师安于工作,但不热爱工作。2)教师安于工作,但工作动力不足。3)教师安于工作,但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动力不足。由此可见,该校教师队伍看似稳定,却是一种低质的、不健康的稳定。而造成这种低质稳定的原因主要是:1)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普遍偏低对教师职业认同、工作状态和专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2)学校管理考核制度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发展。
  由此,我们需要从政策、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提升教师从业稳定性的质量:1)建立适宜的教师流动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稳定”与“流动”之间的必要张力。2)在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前提下,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3)建构更为合理的考评激励制度,使教师队伍“稳定”而有“活力”。4)为教师提供适宜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使教师队伍“稳定”而有“内涵”。5)正确认识和看待中职教师职业,提高职业认同感。6)自觉加强各类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