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传统中医药养生理论的现代养生园林设计——以崇州市羊马镇棠湖养生园为例
【6h】

基于传统中医药养生理论的现代养生园林设计——以崇州市羊马镇棠湖养生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养生文化

2.1.2 养生学

2.1.3 传统养生文化

2.1.4 现代养生文化

2.1.5 保健型园林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调查研究法

3.2.3 实证研究法

3.3 技术路线

4.中医药养生文化与养生园林营造理论

4.1 中医药养生文化理论

4.1.1 中医养生

4.1.2 中药养生

4.2 养生园林及其营造理论

4.2.1 园林的养生作用

4.2.2 中国保健型园林养生手法探究

4.3.中医药养生园林营造原则总结

5.实证研究——以崇州市羊马镇棠湖养生园规划设计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场地现状

5.1.3 社会环境发展状况

5.1.4 区域发展趋势

5.2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阐述

5.2.1 定位

5.2.2 总体布局与构思

5.2.3 设计策略

5.3 总体设计

5.3.1 总体规划设计

5.3.2 功能分区

5.3.3 道路系统规划

5.3.4 景观结构

5.3.5 公共服务设施

5.3.6 植物配置

5.3.7 园林文化和养生思想的融合

5.4 细部设计

5.4.1 五行养生园区

5.4.2 药香“源”景区

5.4.3 滨水景观带

5.4.4 生态湿地景观区

5.4.5 试验田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附图

展开▼

摘要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医家、墨家等诸家养生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古至今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起着推动作用。中医药养生是传统养生文化理论体系中历史最为悠久,理论最为完善,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精华部分,由中医养生和中药养生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中医药养生理论主张“天人合一、身心一体”,通过阴阳五行理论把自然环境与人以及人的身心全部联系在一起,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和谐平衡状态是保持健康的正确方式。中国古典园林营建之所以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充满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养生意蕴,也是对中医药养生文化中通过对某一环境的体察和把握,渐而定向培养人体对环境的“自主调控”潜能这一思想的体现,从而达到养生益智的上层境界。
  现代养生理论不仅继承了传统养生理论,也受到西方养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现代养生理论体系,包含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内心修炼、生活环境这四部分内容。园林的养生作用在现代养生理论的引导下,也将成为城市居民健康生活活动空间的发展趋势。园林的养生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园艺景观、园林意境的创造,使游客在参观游览中“有感有悟”,而达到颐养心神、调摄情意的养生目的;另一方面,是对环境中“物质、能量、信息”的吸收过程。
  “养生园林”虽然从未被园林营造者们做出过准确的定义,在传统园林景观营造史中也并未出现过以养生园林自成一派的园林类型,但是在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的景观营造中,养生益寿的功能一直都得到了应用和体现。经查阅文献总结,养生园林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类型的园林。它旨在通过环境的营造来形成具有养生治疗和保健功能或能够进行养生锻炼活动的空间,并在其中配置具有对人体健康起积极治疗作用的植物群落和养生配套设施,使游人能够在其中达到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的目的。从中外养生园林发展的情况和研究进度来看,中医药养生园林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遵循充分开发运用中国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和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的原则。
  遵循养生园林景观营造理论的棠湖养生园景观规划项目,定位于大型中医药养生文化综合体验园。运用“营造自然田园风光”和“增加滨水景观”这两条设计策略;设置开放型体验景观区、开发经营产业区、保护型试验种植园区三大主要功能分区。通过中医药养生理论、农业科技路线、中医药文化宣传路线,结合商业配套和经营模式这四部分来共同构成,达到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景观资源优势的最大化体现。以此为中医药养生理论的融入提供最适合的环境,达到科普宣传、健康养生的目的。
  养生文化的发展转变影响着养生园林景观的营造。第一,养生目的的转变影响养生活动的需求,养生活动空间的营造也随之发生转变。第二,现代养生文化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要求养生园林景观的空间序列性要更加的合理化、程序化。第三,中医药养生理论的回归,也使养生园林景观植物的功能性要求更加丰富,植物的药用养生价值更加受到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