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以广元天立幼儿园为例
【6h】

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以广元天立幼儿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进展

1.2.2 国外文献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技术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 儿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

2.1.1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1.2 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2.1.3 心理活动模型化理论

2.2 学前儿童教育学理论及发展

2.2.1 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

2.2.2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

2.2.3 瑞吉欧的教育理论

2.2.4 我国目前推广的学前教育理论

2.3 儿童(3-6岁)成长阶段身心特征

2.3.1 儿童(3-6岁)身体发育特征

2.3.2 儿童(3-6岁)心理发育特征

2.3.3 儿童(3-6岁)色彩喜好度分析

2.4 关于户外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

2.5 本章小结

3.针对幼儿园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调研计划

3.1.1 成都市幼儿园概况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内容

3.1.4 调研方法

3.1.5 统计分析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2.1 幼儿园非参与性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结果分析

3.2.2 代表性幼儿园景观使用后评价

3.3 本章小结

4.幼儿户外空间设计策略

4.1 户外空间总体设计策略

4.2 功能场地模块化设计策略

4.2.1 地形

4.2.2 入口空间

4.2.3 灰空间

4.2.4 围墙

4.2.5 户外器材收纳空间

4.2.6 休息空间

4.3 健康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

4.3.1 集中活动空间

4.3.2 分龄活动空间

4.3.3 沙地

4.3.4 戏水

4.3.5 平衡机能训练空间

4.3.6 走跑跳训练空间

4.3.7 投掷训练空间

4.3.8 钻爬攀登训练空间

4.3.9 综合游戏训练空间

4.3.10 “无目的”空间

4.4 语言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

4.4.1 故事角

4.4.2 标示设计

4.5 社会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

4.5.1 娃娃屋与模拟社区

4.6 科学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

4.6.1 自然环境

4.6.2 DIY种植

4.6.3 饲养空间

4.6.4 雨水收集

4.6.5 操作型游戏

4.7 艺术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

4.7.1 涂鸦空间

4.7.2 音乐敲击游戏空间

4.7.3 其它类型空间

4.8 本章小结

5.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实例研究

5.1 场地条件分析

5.1.1 项目概况

5.1.2 场地基本条件解读

5.1.3 环境解读

5.2 幼儿园户外空间总体设计

5.2.1 总体设计

5.2.2 基于发展训练的功能分区

5.3 幼儿园户外空间分区设计

4.3.1 入口空间

5.3.2 集中活动场地

5.3.3 分龄活动场地

5.3.4 游戏环线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幼儿园不但是老师们寓教于乐的重要场所,更是孩子们的乐土。想要修建一所优秀的幼儿园并不简单,我们在充分重视幼儿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师资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其户外空间的设计。
  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对景观设计师有着较高的要求,设计师需要仔细研究幼儿活动项目,针对于不同的活动项目,为他们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另外,根据幼儿的年龄区段,设计不同的尺度,考虑色彩的搭配,同时要预见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发生的一些状况。所以,一个优秀的户外空间设计应该同时具有安全性和适用性。正如许多优秀的学前教育理论所指出的,良好的户外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促进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在国外研究的成果较多,而在国内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对该课题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理论的融合。本文以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为研究主体,在整理归纳了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儿童(3~6岁)成长阶段身体及心理特征、户外空间设计理论等知识基础上,笔者选择了成都市区内的16个幼儿园,对其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9所幼儿园进行对比分析。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通过大量照片及笔记对调研对象进行了详细地观察,最后整理形成成果资料。笔者也访问了部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从侧面了解孩子们的偏好、使用需求以及家长和老师的诉求。
  笔者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形成了关键的第一手资料,为户外空间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笔者通过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关于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的方法。最后笔者以四川省广元天立幼儿园的户外空间方案为例,论证了设计合理性与可实施性。笔者希望通过该案例的设计,为类似项目的户外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总结国内外知名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包括国外的经典理论以及中国官方推行的学龄前儿童教育理论,笔者确信,户外环境对幼儿成长有一定影响,而成熟、优秀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利于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2)幼儿园是儿童(3-6岁)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在进行户外空间设计时应重视户外空间设计理论、学前教育理论和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幼儿园老师的诉求,这样才能创造出科学、安全、实用、适用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
  (3)通过对成都市16所幼儿园调研资料的梳理,笔者提出了基于“7C理论”的幼儿园景观使用后评价标准,“7C”指:特色、环境、连续、变化、灵活、清晰、挑战。通过对景观使用后评价标准的对照,达到优化设计目的。
  (4)笔者提出了一套关于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的方法,可以简称为“六大模块化设计策略”:包括“功能场地模块化设计策略”、“健康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语言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社会培养模块会设计策略”、“科学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以及“艺术培养模块化设计策略”。笔者希望未来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能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具有多元化、复合型、功能性以及趣味性。
  (5)笔者以四川省广元天立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为实例,将其户外空间进行分区,主要划分为集中活动场地、分龄活动场地及游戏路径,分别对场地的空间、功能、细部进行详细设计,笔者希望通过广元天立幼儿园这一案例的解析,为新建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