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6h】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第二部分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实验一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

实验二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GLUT-1、IR的表达

第三部分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实验一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实验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糖摄取的影响

文献回顾一胰岛的植入式给药

文献回顾二糖尿病供体来源牙槽骨成骨细胞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 谢

展开▼

摘要

糖尿病患者骨整合的形成率低,羟基磷灰石涂层是常用的提高骨整合形成率的方法,但它易于感染、溶解、并从种植体表面崩解,长期效果欠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晚期均需接受胰岛素治疗,人工种植牙给药系统的提出为胰岛素经颌骨局部植入式给药开拓了新的思路,一经实现可使患者在接受口腔治疗的同时接受系统治疗,并取代涂层发挥促进种植体骨整合的功效。颌骨成骨细胞在骨整合形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随着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发现成骨细胞是一种对供体来源有较强记忆功能的细胞,但目前尚未见糖尿病供体来源颌骨成骨细胞的研究报导。本文将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胰岛素的局部植入式给药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目的:探讨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培养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方法:16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和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体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建模成功10d后,取大鼠两侧下颌骨,用酶消-组织块联合法进行成骨细胞培养。根据建模前后的随意血糖,对照组成骨细胞在含糖量5.5mM、糖尿病组成骨细胞分别在含糖量5.5及25mM的培养基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各组第2代细胞用碱性磷酸酶钙-钴染色、Ⅰ型胶原特染、钙结节茜素红染色进行成骨细胞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糖尿病组成骨细胞在5.5mM糖浓度培养下,可阳性表达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矿化液诱导可形成钙结节,光镜下与对照组的外部形态无明显差别,电镜下具有高尔基体少而溶酶体多的特点。糖尿病组成骨细胞在25mM糖浓度培养下,弱阳性表达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传代后形态发生改变、生长缓慢、不能形成钙结节。 结论:糖尿病大鼠下颌骨在5.5mM糖浓度下进行成骨细胞培养具有可行性,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第二部分、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MTT法、PNPP法、考马斯亮蓝法、放射免疫法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检测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1-12d)、蛋白校正ALP含量(3、7、14、21d)、骨钙素水平(28d)。RT-PCR检测5d时ALP、ColⅠ、Runx2的mRNA表达。采用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Rα1、GLUT-1的表达。 结果: 1.糖尿病组2-12d与1d的MTT相对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3d、7d、14d、21d AL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28d总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5d时ALP、ColⅠ的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Runx2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 2.糖尿病组IRα1、GLUT-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分化功能出现了障碍,表现为增殖加快、增殖期延长而基质形成、成熟、矿化能力下降。该细胞保留了对供体来源的高糖、低胰岛素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这可能是造成其分化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分化和糖摄取的影响。 方法: 1.按培养基中胰岛素的浓度(0,10-5,10-6,10-7M)将糖尿病组成骨细胞分为DM组、DM+Inse-5组、DM+Inse-6组及DM+Inse-7四组,设立对照组N。用MTT法、PNPP法、考马斯亮蓝法、放射免疫法、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及RT-PCR检测各组的增殖能力(加药后24-72h)、蛋白校正ALP含量(3、7、14、21d)、骨钙素水平(0-28d)及矿化能力以及2d时Runx2、ColⅠ Al的mRNA表达。 2.按照培养基中胰岛素的浓度(0,10-6M),将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为N、N+Ins、DM、DM+Ins四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它们对2-NBDG的摄取能力。 结果: 1.加药后24h,N组的MTT光密度值最高,DM组最低,与其余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药后48h及72h,MTT OD值由高到低依次为DM+Inse-6>DM+Inse-5、DM+Inse-7>N>DM,组间差异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N组在四个时间点的ALP含量均为最高,DM各组中ALP含量最高者依次分别为3d:DM+Inse-7组、7d及14d:DM+Inse-6组、21d: DM+Inse-5组。 3.N组28d骨钙素分泌量高于DM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0-7d BGP分泌量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而DM各组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4.N组可见大面积红染的钙沉积;DM组可见零星钙结节着色点,DM加胰岛素各组钙结节着色点增多、面积加大。 5.DM加胰岛素各组的ColⅠ Al的mRNA表达较DM组明显增强,而Runx2表达明显减弱。 6. 2-NBDG的摄取量,20min时由大到小依次为N+Ins>DM+Ins>DM>N;40min时依次为DM>N+Ins>N及DM+Ins。 结论:胰岛素可以纠正糖尿病大鼠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障碍,并抑制其过高的糖摄取。

著录项

  • 作者

    吴璇;

  •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学科 口腔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洪臣;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 下颌骨; 成骨细胞; 糖摄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