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连解毒汤对胃溃疡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SOD及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黄连解毒汤对胃溃疡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SOD及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讨论

1.PU的中医学认识

2.PU的西医认知

3.选方依据

4.指标的选取

5.关于雷尼替丁的选用

6.关于动物模型的制备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进展

附录

附录1:各组实验大鼠胃组织图片

附录2:各组实验大鼠HE染色图片

论文发表情况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求黄连解毒汤促进胃溃疡愈合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本方治疗胃溃疡毒热证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72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六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予以辣椒水+乙醇混悬液灌胃制备胃热模型,然后使用乙酸注射造胃溃疡大鼠模型,待复合模型造成功之后,空白组及模型组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以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灌胃,西药组予以雷尼替丁灌胃,1次/d,连续给药2周。灌胃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进行股动脉取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D及MDA含量,剖开腹部取出全胃,沿胃大弯剪开,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面积,取溃疡瘢痕部组织切片,作HE染色并观察大鼠胃粘膜组织变化。所得数据以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1)血清SOD含量:①与模型组比较,雷尼替丁组及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升高大鼠血清SOD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与雷尼替丁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含量低于雷尼替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含量低于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血清MDA含量:①与模型组相比较,雷尼替丁组及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MDA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与雷尼替丁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高于雷尼替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MDA含量高于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3)病理观察: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可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胃粘膜组织损伤(P<0.05或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缩小溃疡面积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优于雷尼替丁组。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各组均降能低溃疡评分、炎细胞浸润评分、纤维化评分,并提高溃疡肉芽组织评分,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尤为显著。
  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降低大鼠胃粘膜组织病理评分,促进溃疡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升高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MDA水平;其中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疗效均优于中、低剂量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