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莱哈尔轻歌剧《茱迪塔》中咏叹调《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的演唱分析
【6h】

莱哈尔轻歌剧《茱迪塔》中咏叹调《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的演唱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莱哈尔与《茱迪塔》

第一节 莱哈尔的简介

第二节 莱哈尔轻歌剧的创作特点

第三节 轻歌剧《茱迪塔》的剧情梗概

第二章 茱迪塔的人物形象与《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的音乐分析

第一节 女主角茱迪塔的角色形象

第二节 咏叹调《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的音乐分析

第三章 女高音咏叹调《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两个版本的分析与演唱处理

第一节 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贝科的演唱分析

第二节 女高音歌唱家安娜·莫芙的演唱分析

第三节 咏叹调《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的演唱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弗朗茨·莱哈尔(Franz Lehár)是二十世纪维也纳轻歌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为轻歌剧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开创了维也纳轻歌剧的银色时代,他的创作打破了在约翰.施特劳斯后轻歌剧发展停滞不前的状况,在继承奥芬巴赫、施特劳斯创作传统的同时,为轻歌剧这一体裁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使这种音乐体裁发展到一种全新的高度。他的主要成就集中在轻歌剧领域,一生共创作了40部轻歌剧作品,其中最为熟知的是他在1905年创作的轻歌剧《风流寡妇》,这部作品的成功使它成为了维也纳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
  本文探讨的轻歌剧《茱迪塔》是作曲家创作的最后一部轻歌剧作品,1934年1月20日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进行首演,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用了悲剧性的结尾作为歌剧的结局,让故事的发展更接近于现实生活。这部作品影响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音乐剧的产生,对于轻歌剧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本文中,笔者参考了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贝科和安娜·莫芙的经典演绎,结合本人的学习和演唱经历,对女主角茱迪塔的人物角色形象和主要唱段——咏叹调《我的嘴唇吻得如此炽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提高了自身对作品的把握和表现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