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革中的中学建筑初探
【6h】

变革中的中学建筑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序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框架

第二章中学建筑历史回顾(近代)——七十年代末)

2.1中国近代中学建筑发展简述(1840年——解放前)

2.1.1教会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1.2教会中学遍布全国各地

2.1.3教会中学的建筑特点

2.1.4私立中学的创办

2.1.5私立中学的建筑特点

2.2中国现代中学建筑的开端(解放后——1976年)

1.2.1解放初期千疮百孔的中学建筑

1.2.2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建筑

1.2.3十年动乱时期的中学建筑

注释

第三章改革与发展中的中学建筑

3.1改革与发展给中学建筑带来新的生机

3.1.1社会背景

3.1.2我国第一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诞生

3.1.3教育基金带动中学建筑的完善和发展

3.2八十年代中学建筑迅猛发展的阶段

3.2.1中小学建筑方案设计竞赛

3.2.2八十年代全面发展的中学建筑

3.2.3存在问题

3.3八十年代中学典型实例介绍

3.3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世纪之交-中学建筑的崭新面貌

4.1新时期的时代背景

4.2中学建筑的崭新面貌

4.2.1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4.2.2代表性城市中学的崭新面貌

4.2.3学校组成功能健全

4.3九十年代以来中学建筑特点

4.3.1建筑布局灵活多样

4.3.2新增内容逐步扩大

4.3.3注重校园环境、生态与健康

4.3.4注重非教学空间的建设

4.3.5建筑形象丰富多彩

4.4九十年代以来,各地中学典型实例介绍

4.5小结

注释

第五章国外中学建筑发展之动向

5.1外国的中等教育体系

5.2新型中学的理论基础在各国的实践

5.2.1新型中学建筑的探索

5.2.2新型中学建筑在各国的实践

5.2.3新型中学建筑的主要特征

5.3新型中学建筑空间与其造型

5.3.1新型中学室内空间及环境设计

5.3.2新型中学建筑的室外环境

5.3.3新型中学建筑的造型(实例分析)

5.3.4一种新型的综合学校——教育村

5.4国外中学建筑实例介绍

5.5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塑造未来——对我国中学建筑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

6.1学校与科技

6.2学校与资源利用

6.3学校的主体——教室的变革

6.4学校与人文精神

6.5重视国情、地情及多元化发展趋势

注释

第七章结论

致 谢

参考图片

参考文献

附 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是青少年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重要阶段.建筑之于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学建筑作为教育建筑中的一类,遍布于世界的各个城市与农村.近代以来,中国开始形成了以班级授课为固定模式的中学建筑.直到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教育政策的改变,中学建筑作为一种大量性民用建筑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有必要及时对其加以总结、比较,以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由此,本文紧紧抓住我国中学建筑的发展脉络这一线索,通过查阅国内外中学建筑及教育等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并以深入上海等地多所中学进行实地调研的详实素材为依托,理清了我国中学建筑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脉络,以及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的特征.将重点放在当今社会,诠释了在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建筑的崭新面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外新型中学的发展趋势,比较和借鉴了大量国外优秀中学建筑实例,以此求得对我国中学建筑的有利帮助.最后,尝试性的探讨了我国中学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对中学建筑的理论及其实际工程有所帮助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