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铭刻书写与中国散文的产生
【6h】

铭刻书写与中国散文的产生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从制约文字与散文产生的外部的铭刻书写条件入手,结合对制约文字与散文产生的内部的社会意识条件的研究,探讨了中国散文的产生。论文探讨了铭刻书写的起源与发展。认为普通的雕刻与画写活动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认为与记事相联的铭刻书写活动始於距今3万年前後至1万年前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也是世界远古记事活动的开端。论文论述了在距今1万年前后至距今4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铭刻书写活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新石器时代骨符、彩陶与陶符这三种记事方式,尤其是彩陶与陶符。论文着重探讨了制约文字与散文产生的铭刻书写条件在距今4600年之前即龙山时代之前就已成熟,即使包括青铜刻刀与青铜器载体在内的铭刻书写条件在夏代也已成熟,认为书於竹(木)帛的活动在龙山时代之前就已有了可能。论文探讨了文字产生的主要途径和制约文字産生的社会意识条件,提出了“大中型社会集团文字起源说”。认爲中国原始文字亦即原始汉字的産生在距今4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认爲龙山时代除原始汉字外还有其他几种文字産生。认爲中国文字首先在黄河流域产生是与黄河流域铭刻书写记事活动的发达是相一致的。认爲夏代是中国成熟文字亦即成熟汉字的産生期。论文认爲产生散文的铭刻书写条件与社会意识条件在夏代都已成熟。认为夏代是中国散文产生的时代。论文从成熟文字的产生受国家产生的制约、早期散文的“大公无私”的特点、文字是应记录语言的要求而产生的规律以及早期散文记言与记事的客观存在出发,认为早期散文是随着国家的産生而在作册一类史官的记言与记事中産生的。论文同时认为原始文字的産生期就是原始文献的产生期,中国原始文献的産生也在大汶口文化晚期。论文同时为原始文字、成熟文字与散文都先在黄河流域产生,这从文字与文献方面有助於说明中国文明的起源虽然是多源的,但是起源的中心仍在黄河流域。论文引用了大量的考古材料、较多的传世文献材料和较多的甲骨文与金文材料,在许多有关的具体的问题上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论文的课题因为前人没有做过,缺少可资藉鉴的经验,加上本人水平有限,又是在十分仓促的时间里和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所以一定存在许多的错误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