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声无哀乐论》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相通性研究
【6h】

《声无哀乐论》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相通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现有相关研究之得失简述

一、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及所持观点

二、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康儒相通之由

第一节 嵇康和儒家在思想观念上具有相通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潮

第三节 个人经历与思想的复杂性

第三章《声论》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相通点的研究

第一节 名实关系与声乐之辩

一、《声论》中的名实关系

二、“声”、“乐”之辩

第二节 乐之“体”观念及其内在超越性之相通

一、儒道学术思想相通

二、乐之“体”观念相通

三、内在超越性相通

第三节 审美范畴之相通

一、乐之“和”具有相通性

二、美、善、雅、郑观念之相通

三、尚清的审美趣味与乐之境界思想之相通

第四节 音乐功能观念之相通

一、名教与自然

二、乐之功能观念的相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魏晋名士嵇康的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为研究对象,以其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相通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笔者首先概述与本课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以便较为客观地看待前人研究之得失,明确本文研究之空间。之后从嵇康与儒家在思想观念上具有相通性谈起,进而在音乐哲学本体与审美范畴的层面上,就《声论》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相通性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最后,结合上述研究,讨论了《声论》与儒家乐论在音乐功能观念上的相通性。
   本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主体之前后分别是绪论和结语。绪论中简述了本课题的选题动机和研究目的。第一章,即文献综述,明确了相关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得失。第二章,即康儒相通之由,旨在为《声论》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相通之可能性提供理论支持。其中主要涉及嵇康与儒家在思想观念上具有相通性,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潮对嵇康思想的影响,嵇康个人生活经历与思想的复杂性。第三章,即《声论》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相通点的研究。本章作为全文的主体,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节,主要讨论了《声论》中的名实关系,“声”与“乐”两个概念分别在《声论》与儒家乐论中是否具有对应性的问题,以此作为本章研究的理论前提之一;第二节,讨论了《声论》与儒家乐论在“乐”之哲学本体层面与乐之内在超越性方面的相通性,并以此作为下文《声论》与儒家乐论在审美范畴层面上具有相通性的哲学依据;第三节,在乐之“和”,乐之“美、善、雅、郑”,尚清的审美趣味与乐之境界等审美范畴层面,探讨了《声论》与儒家乐论的相通性;第四节,探讨并联系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命题,同时结合上文相关内容,将本章所论归结于《声论》与儒家乐论在音乐功能(包括音乐的一般功能和内在超越功能)这一涉及理论属性问题上的相通性。在结语中,联系全文概述了嵇康《声论》与儒家乐论的相通性,指出了它们在音乐功能问题上的相通,因此,把《声论》纯然归结为形式自律论之作有失偏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