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美学特征
【6h】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美学特征

代理获取

摘要

谈到中国电影美学,我们首先应该考量的是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包含两个方面: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还蕴涵着鲜明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既与影视形式上的西化倾向和不断发展的工业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也是与一定历史阶段的主流文化意志有很大的关联。而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整合恰恰形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独特个性。
   左翼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它虽然沿袭了之前电影的很多叙事手法、表现策略,但是其思想、角度完全脱胎换骨。这也是其备受关注的主要因素,而左翼电影形成背后的社会动因和文化动因是我们叙述这个时期电影文化现象时所必须给予观照的。这样,我们才能对这时电影的美学特征作出真实客观的阐释。
   本文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产生背景、美学特征分析入手,分析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首个黄金阶段电影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主要集中在电影的内涵、叙事方式以及其艺术表现上,左翼电影内涵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现实主义;其次是立足于都市生活;再次是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而左翼电影在叙事方式上的特征在于:符合现代美学的审美求真写实的特征;不回避悲剧,并突破中国传统悲剧的弊端;平民化的叙事模式和通俗化,大众化,质朴的民族化风格;融合了爱情和革命的叙事手法这四个方面。在其艺术表现上,其美学特征主要集中在厚重、有感染力的戏剧冲突、情绪饱满的浪漫主义气质以及诗体化的场景和语言。
   总之,中国左翼电影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富有民族文化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并且兼容互补、广收博采的独特的艺术样式。它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而左翼电影的美学特征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电影本身,更应该结合其背景综合判断。左翼电影是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在商业行为包裹下呈现给我们的独特的电影发展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