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样式研究——以构建“学的”课堂为例
【6h】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样式研究——以构建“学的”课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学实践的召唤

1.1.2 青浦实验的感召

1.2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价值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重点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学样式与教学模式、教学案例的不同

2.1.2 “学的”课堂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教学样式研究

2.2.2 国内教学样式研究

第三章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样式的设计与实施

3.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样式研究设计框架

3.1.1 教学样式建构

3.1.2 行动研究方案

3.1.3 阶段性目标构想

3.2 实践研究

3.2.1 研究计划

3.2.2 研究过程

3.2.3 研究评价

3.2.4 研究反思

第四章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样式应用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研究成果

5.1.2 研究注意事项

5.2 后续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世纪70、80年代,青浦在全县教学质量低下的困境中开展了课改实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今天青浦教育再一次面临瓶颈,需要继承顾泠沅等老一辈教育家的优良传统,再从教学入手,提出了“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鼓励挑战性学习”的新课堂实验思想。
   在新课堂实验思想的指引下,我校信息技术学科也开始逐步尝试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从“学”始,依“学”展开,为“学”而教。根据这个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校信息技术课设计了如下教学样式:情景导入---预习单---教学设计--作业单。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为教师提供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动态调整、组织教学的展开。作业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最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学生通过做作业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加以巩固;可以检验听课的效果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发现所学知识的缺漏并加以弥补。同时,学生做的作业,给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进行再调整,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知识。预习单、教学设计、作业单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预习单作铺垫,围绕教学设计,课后辅以作业单巩固的这一套算法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为我校信息科技课算法部分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铺垫。这套体系实施半年来,算法的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让人欣慰的成果。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价值、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教学样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研究过程;第四部分:研究案例分析;第五部分:研究总结及后续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