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首“摇篮曲”体裁钢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
【6h】

四首“摇篮曲”体裁钢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摇篮曲”的渊源和类别

2.1 摇篮曲的渊源

2.2 摇篮曲的类别

2.2.1 民歌搁篮曲

2.2.2 艺术歌曲摇篮曲

2.2.3 器乐摇篮曲

2.2.4 歌剧中的摇篮曲

第三章 四首钢琴摇篮曲的音乐分析

3.1 肖邦钢琴摇篮曲0p.57的音乐分析

3.1.1 创作背景

3.1.2 曲体分析

3.1.3 音乐要素分析

3.2 李斯特钢琴摇篮曲S.174(第一版和第二版)的音乐分析

3.2.1 创作背景

3.2.2 曲体分析(第一版)

3.2.3 曲体分析(第二版)

3.2.4 音乐要素分析(第一版)

3.2.5 音乐要素分析(第二版)

3.3 李斯特钢琴摇篮曲S174第一版和第二版的比较分析

3.3.柴可夫斯基钢琴摇篮曲的音乐分析

3.3.1 创作背景

3.3.2 曲体分析

3.3.3 音乐要素分析

3.4 巴拉基列夫钢琴摇篮曲的音乐分析

3.4.1 创作背景

3.4.2 曲体分析

3.4.3 音乐要素分析

第四章 四首钢琴摇篮曲的风格比较

4.1 四首钢琴摇篮曲所共性特征

4.1.1 变奏性

4.1.2 律动性

4.1.3 情绪性

4.2 四首钢琴摇篮曲的风格差异性

4.2.1 抒情性

4.2.2 叙事性

4.2.3 戏剧性

4.3 对于钢琴摇篮曲体裁的认识结论

第五章 四首钢琴摇篮曲的演奏方法注释

5.1 肖邦钢琴摇篮曲0p.57的演奏方法注释

5.2 李斯特钢琴摇篮曲S174(第二版)的演奏方法注释

5.3 柴可夫斯基钢琴摇篮曲0p.72 No.2的演奏方法注释

5.4 巴拉基列夫钢琴摇篮曲的演奏方法注释

第六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摇篮曲”(cradlesong或lullaby)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艺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最初是指“哄孩子睡觉”所使用的催眠歌调。这种歌调一般在音乐上很平静、曲调不断反复、节奏平缓,以使孩子能够安静入睡。世界上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摇篮曲”,而这种摇篮曲并无体裁上的规范,歌调以即兴创作、口授相传为主。我们可以从很多民歌里找到相应的作品。随着音乐的发展,它超越了形式、突破了日常的功能,变成了人们探索精神层面、表达内心的一种途径。摇篮曲的创作目的已不是仅仅局限在“哄孩子入睡”这种功能性的层面了。还兼具了作曲者自身的精神寄托。
  像任何一个古老的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体裁一样,摇篮曲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纯到丰富的过程。最早的摇篮曲仅仅是一个人的清唱便能完成的,随着这种形式的发展,慢慢加入了琉特琴、吉他进行伴奏,再之后加入钢琴伴奏成为了艺术歌曲。摇篮曲还被写成了管弦乐作品、钢琴作品,甚至出现在歌剧中。
  除了用于演唱的摇篮曲之外,还有许多摇篮曲是纯器乐演奏的,这些作品或是以器乐的方式模仿人声的歌唱,或是发挥器乐的特点以使音乐更能达到抚慰心灵的作用。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和钢琴作品。《摇篮曲》作为这一时期钢琴作品中结构简单短小的一类,仍是现今音乐会上的常演曲目,在音乐专业、家庭、社会等领域中广为流传,可见其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通过浪漫主义时期的四位作曲家肖邦摇篮曲(作品Op.57)、李斯特摇篮曲(作品S174)、巴拉基列夫摇篮曲(作品Op.2)、柴可夫斯基摇篮曲(作品Op.72之2)的音乐分析,比较这四首“摇篮曲”体裁钢琴作品的共同特征及不同点,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列,使人们对于这一体裁的钢琴作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演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