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距离对不同正直感水平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社会距离对不同正直感水平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1 正直感内涵的研究

1.2 正直感发展的研究

1.3 正直感培养的研究

1.4 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5 解释水平理论

1.6 心理距离

1.7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第2章 研究构想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思路

3.1 正直感定义的明确

3.2 问卷编制

第4章 实验:社会距离对不同正直感水平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

4.1实验目的

4.2 实验假设

4.3 筛选正式实验材料

4.4 实验方法

4.5 ERPs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6 结果

4.7讨论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创新

5.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正直感是指敢于维护正义,勇于坚持原则的情感,属于情感素质的范畴。作为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直感是学校德育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但以往正直感方面的实证研究甚少,实验室研究更是几乎没有,而青少年情感素质和青年情感素质的两次大调查表明我国当代青少年和青年的正直感水平亟待提高。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确正直感的概念,编制有效的正直感的测量工具,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正直感水平个体的行为特点及脑电差异,从而为正直感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包括两个分研究:研究一综合运用文献检索、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了正直感的概念,自编了情境性的大学生正直感问卷,结果表明:
  (1)正直感是指敢于维护正义,勇于坚持原则的情感,属于情感素质的范畴。
  (2)自编的大学生正直感问卷由两个维度构成,即维护正义和坚持原则维度。
  (3)自编的大学生正直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
  研究二为实验室研究,使用研究一编制的问卷筛选出高正直感水平个体和低正直感水平个体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编的道德词对为实验材料,词对能够反映出符合和不符合社会规范两种行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同正直感水平大学生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候的行为和脑电差异,以及社会距离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实验自变量为正直感水平(高正直感vs低正直感),社会距离(陌生人vs朋友)和道德词对(符合vs不符合),因变量为被试对词对判断的正确率、反应时、程度和N400成分的波幅。
  结果表明:
  (1)高低正直感个体在对所呈现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进行判断的正确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2)相比社会距离较远的陌生人做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高低正直感个体对于社会距离较近的朋友做出不符合社会规范行为时候的反应时较慢,因为朋友与被试自己的关系较亲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但是这种影响对于高正直感个体相对要小。不管呈现的行为是符合社会规范还是不符合的,高正直感个体进行判断的速度均更快,并且判断标准更严格,即对于朋友作出的负性行为会更加判断为与社会规范不符。
  (3)被试为低正直感被试,想象陌生人和朋友做出不符合社会规范行为时候的N400波幅差异显著,陌生人的情况下波幅更大;被试为高正直感被试,想象陌生人和朋友做出不符合社会规范行为时候的N400波幅差异不显著。高正直感个体在两种水平下诱发的N400成分波幅之差相对低正直感个体要小,反映出其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更少的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