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上海市三所学校的实证调查
【6h】

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上海市三所学校的实证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社会化的理论、特征及作用机制

1.2.2不同社会化因素的作用及影响

1.2.3关于社会化内容的研究

1.2.4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1.3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主要研究内容

1.4理论基础

1.4.1社会化论

1.4.2观察学习理论

1.4.3社会期望理论

第2章新媒体与青少年社会化相关概念界定

2.1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2.1.1新媒体的概念

2.1.2新媒体的特点

2.2青少年的概念及心理发展特点

2.2.1青少年的概念

2.2.2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2.3社会化的概念界定

2.3.1社会化

2.3.2青少年社会化

第3章问卷设计及实施

3.1初始问卷的编制研究

3.1.1社会化各维度的确定

3.1.2初始问卷的形成

3.2问卷预调查及修改

3.2.1初始问卷的预调查

3.2.2问卷修正及正式问卷形成

3.3正式调查

3.4信度检验

第4章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4.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4.1.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4.1.2新媒体使用时长

4.1.3使用目的

4.2新媒体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4.2.1拓展了青少年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

4.2.2为青少年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4.2.3新媒体使青少年易受不良政治信息迷惑

4.3新媒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4.3.1新媒体影响青少年道德认知

4.3.2新媒体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情感

4.3.3新媒体影响高年级青少年的道德行为

4.4新媒体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4.4.1青少年正在性别化地使用新媒体,强化了性别角色定型

4.4.2新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影响不同年级段的青少年的性别认同

4.5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交往社会化的影响

4.5.1提高了青少年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范围

4.5.2青少年易沉迷虚拟社会,导致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变差

第5章促进青少年健康社会化的建议与对策

5.1家庭

5.1.1父母要加强监督和引导

5.1.2营造良好的家庭媒介环境

5.2学校

5.2.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5.2.2加强青少年心理辅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3政府

5.3.1加强立法,完善新媒体管理法规

5.3.2加大网络舆论的管理力度,净化新媒体空间

5.4新媒体

5.4.1发挥技术优势,研发青少年专属网络平台

5.4.2切实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传播健康内容

6.1研究结论

6.2研究不足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