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围城》中的替代研究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6h】

《围城》中的替代研究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自从Halliday和Hasan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语篇衔接与连贯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英汉对比研究者一致认为: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着差异。近期国内外涌现出了大量有关语篇衔接的论文和专著,足以体现他们对衔接的重视。 衔接与连贯是不同的概念。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观点,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指的是语篇中所存在的意义关系。当对语篇中某一成分的解释依赖于另一成分时,便产生了衔接。而连贯主要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存在于作者与读者的头脑中,指的是语篇中各个意义单位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主要是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共同知识。 语篇中是否有衔接现象取决于是否有体现衔接的手段。语篇中的衔接手段主要有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现今有关语篇衔接的论文和专著大多是以指代为研究对象,对于替代大多是在文章中一笔带过或是草草数言。这不能不让人觉得是一种遗憾。因此,作者确定了以衔接为研究领域,以替代为研究对象,以求对篇章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替代是一种语法关系,重在措词而不是意义,其划分主要是从语法角度而不是语义角度进行的。其划分标准是替代成分的语法作用。替代可以分为三类: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替代。名词性替代表示某个同类事物出现时由相应的语法项目(如one)来替代的现象; 动词性替代表示某个同类动作、行为或状态出现时由相应的语法项目(如do)替代的现象。小句替代则表示一个同类小句出现时由相应的语法项目(如so)所替代的现象。 关于替代研究,潘文国(1997)认为:汉语和英语话语组织的重大区别之一是:汉语倾向于使用重复手段,而英语倾向于使用替代手段。他的这一观点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本文作者正是从检验这一目的出发,选取了钱钟书的《围城》及茅国权和Jeanne Kelly的英译本为研究素材,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语料,专门研究了文学语篇中的替代现象,对各种替代词在汉语本和英译本中出现的频率进行对比研究与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根据对“one”一词功能的分析及频率统计研究发现:替代作为一种衔接手段是相当重要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2) 在对中文原文和其英译本的对比过程中,对以上所述各种替代词分析、统计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替代在汉语本《围城》及其英译本中出现的频率有很明显的差异,并且有力地证明了潘文国的观点在文学语篇中总体说来是正确的:英译本《围城》倾向于使用替代手段,而汉语本则倾向于使用重复手段。然而,小句替代在汉语本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3)本文作者发现,相对于替代而言,汉语本《围城》除了倾向于使用重复手段之外,也倾向于使用省略手段。 随后作者讨论了研究结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作者认为,在进行英汉或汉英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和目标语在组织方式和衔接手段方面的差异,把握好语篇中替代现象出现的频率,合理地运用重复、省略等手段来达到好的翻译效果,以保证译文的通顺、畅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