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幽默与翻译:《围城》中幽默语言翻译研究
【6h】

幽默与翻译:《围城》中幽默语言翻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发表论文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幽默在中西方都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为人类所共有,也为人类所独有。曾经有人这样描述幽默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对于一个有幽默感和两条腿的人来说,如果不能两全,最好是失去一条腿。”(胡范铸,1987:1)幽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探讨、研究、使用。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幽默翻译应当之无愧成为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幽默本身潜隐着浓厚的文化信息。要试图让不同国家的人们能很好地了解、体会他国的幽默财富,翻译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许多幽默是民族独有的,在翻译此类幽默时往往带给译者难以攻克的困难,因此造成了许多误译的例子。 通过回顾以往对幽默翻译的研究,本文作者发现“幽默不可译性”这一观点在此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翻译理论的更新发展,及众多译者和学者的不断探索,功能理论引入到了幽默翻译之中。相对传统翻译理论来说,它给译者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路,也的确较为成功的解决了诸如笑话、幽默电影等体裁的翻译。但它却不能很好的解决本文所研究的《围城》中部分幽默语言翻译的问题,这一点作为此论文的一个方面,将在文中给予论述。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力作,它被称为“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伟大的一部。”(张泉,1991:38)夏志清教授也高度赞扬小说的喜剧性和讽刺意味。(张泉,1991:54)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影响力,已有英、俄、捷、日、法、德、西等7种译本应运而生。尽管英译本在西方评论界享有较高的评价,它却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表现出原文的文体特色;特定的俏皮话或译不出来,或误译;英译文具有浓重的中文味……(张泉,1991:29)胡定邦还在“评《围城》英译本”一文中指出,译文中已找不到原文中大量的机智、反讽、讽刺。(张泉,1991:88) 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怀着探究之心,选取了小说中部分幽默语言实例,尤其对翻译不成功的例子进行了分析。文章试图从功能理论中连贯性原则作为理论支持,并结合功能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和文学翻译本身的要求,着重阐述了造成翻译不成功的原因或困难。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它们,以及在处理这些幽默语言时译者面临的困境,功能翻译法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围城》中幽默讽刺语言的翻译问题,但不试图得出定性结论。本文摘取了《围城》中的幽默语言作为研究分析的主要对象,同时,还从其他资料中选了少量笑话等进行了分析对比。结合这些实例,文章对翻译与幽默语言的关系,及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幽默语言时产生的不同问题也作了简要论述,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作者对涉及有关翻译的术语,概念也给予了解释,这有助于使论文更明了且具说服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