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6h】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Chapter 1 A General Survey over Fuzzy Language Research

Chapter 2 General Cognition of Fuzzy Language

Chapter 3 Fuzzy Language in Light of Multipl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Chapter 4 English,Chinese and Language Fuzziness

Chapter 5 Aesthetic Ablation of the Fuzziness in Chinese Expressions in C-E Translation

Chapter 6 Reflection over the Regretful Ablation:Aesthetic Fuzziness Detainment in C-E Translation

Chapter 7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Publications During Ph.D Study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传统修辞学认为模糊是语言里的一种错误,希望限制它,消除它。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都尽量追求精确而避免模糊表达,并认为精确是语言表达鲜明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的基础,要求使用语言时,必须做到准确、鲜明,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义,使别人清楚、明白。 然而,当“模糊”二字与“语言”结合而构成“模糊语言”这个词组时,当模糊不是作为一种微观的表达缺陷来评析,而是立足宏观,将模糊作为社会现象来观察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用辨正的眼光去看待了。事实上,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这种特性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之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此加以回避。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作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必然会带有模糊特性;另一方面,出于语言表达的策略考虑,人们也常常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此外,模糊,一旦进入美学范畴,它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不难看出,语言的模糊性与语用学有着自然而紧密的联系。 语言模糊性是本体模糊和认识模糊的混合体,是对语用合作原则的貌似违反,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以及对语言艺术的美学追求。需要说明的是,对模糊语言的运用有文体之别,有场合之分。 就语言体系及其功能而言,语言模糊性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语言表达的信息容量,拓宽了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模糊语言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得体、幽默、意境、形象、精确、简约等方面。 以格式塔心理学的审美闭合法则为主线并吸收符号学、符号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合理内核来解读模糊语言的存在和运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使我们既能解读“难求尽意”,也能解读“不求尽意”,从而较明确地看到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 虽说“模糊美感”是语言的共性,英语汉语皆享此美,但是,英语和汉语的模糊美感在价值功能和审美效应方面均存在强烈反差。模糊美感对于汉语是主流美,而对于英语则是支流美。英汉语表达的模糊性在美感地位、表现形式、应用范围和审美价值等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也给翻译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遗憾——特别是给汉译英。 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一般意义上的“翻译遗憾”是:翻译,由于语言隔阂,文化壁垒,历史迥异,译者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而要在译文中加以准确传递,有时简直是无计可施。当我们进入模糊语言的翻译领地,这种遗憾更加凸现。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汉语中因模糊生成的诸多美学效果难以原汁原味地复制、或移植到译语中去。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过程,经常是一个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是一个变“意义不确定”为“意义确定”的过程,一个模糊美感磨蚀的过程。相反,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则应该是一个制造“意义空白”的过程,是一个变“意义确定”为“意义不确定”的过程,一个模糊美感“抬头”的过程。 语言的许多形式问题实则都是基于其内在的机制而发之于外在的表现现象。人们在探讨因语言差异导致的译文与原文语义信息和美学价值不“等值”问题时,往往将视线更多地投向这种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上,如: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因素,而对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则注意较少,研究不多。其实,在各种文化差异外部表现形式的后面,总是隐藏着更为深层的东西——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这是因为,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在不断构筑其内在的心理模式,形成该民族所独具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模式和心理特征,对其他民族来讲,要么是陌生的,要么是迥异的,要么是相斥的,从而引起理解上的空白,交际中的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则是导致译文与原文的不等值。只注重语言本身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往往无以反映出一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不同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或者说应深入到民族心理原型的层面。这对中国文学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不无启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