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思路研究
【6h】

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思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棒垒球运动是一项比心理素质,比意识,比相对力量,比相对速度和耐力,同时又比灵巧的运动项目。它具有智慧性、军事性、游戏性、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韩国、日本分别获得了棒球和垒球的冠军,更表明棒垒球运动在亚洲有着良好的开展基础。众所周知,一项运动的开展和普及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在群众中普及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学校中普及。高等学府所具备的条件和资源更为该项运动的顺利开展和普及提供了捷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棒垒球运动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开展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几所高校的典型案例分析和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开展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普通高校和专业棒垒球运动发展的“多校联办”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 1、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有广泛开展的趋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棒垒球竞赛规则和各级各类竞赛体系正逐步规范和完善,但仍存在发展不连续、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要改变此现状,必须认清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所具有的特定内涵,突出项目的趣味性和普及性,以促进其顺利发展。 2、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既是因为棒垒球运动的田径特色、团队精神和个人英雄气质适合当代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是因为棒垒球运动在国际交流中的优势,有利于我国普通高校的国际交流。同时,当前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提升,国家教育体制指导思想的改革,都为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扫清了障碍。 3、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的开展,需要高校、高校棒垒球协会、高校棒垒球代表队、棒垒球专业运动队和高校体育专项教师五种资源的整合。其中,高校体育教师扮演着教练员和指导老师的双重角色,在棒垒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我国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和我国专业棒垒球运动相结合,是我国棒垒球运动今后发展的方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体教结合模式的“多校联办”新模式,即由同地区的数所高校同时与省市专业运动队进行合作并进行交流,形成地区间的高水平竞争态势,希望能为棒垒球运动在我国快速的普及和提高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张哲敏;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麒麟;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棒球、垒球;
  • 关键词

    棒球运动; 垒球运动; 高校体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