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基于六所大学的研究
【6h】

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基于六所大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 1 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 2 章 六所亚洲顶尖大学及其师资特征

2.1 六所亚洲顶尖大学

2.2 六所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特征

第 3 章 六所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

3.1 东京大学

3.2 浦项工业大学

3.3 新加坡国立大学

3.4 北京大学

3.5 香港科技大学

3.6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3.7 小结

第 4 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4.1 研究发现

4.2 讨论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既没有通用窍门也没有万能公式可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模式。尽管存在不同的建设路径,但优秀的师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流的师资队伍也是衡量大学优秀程度,表征国际名校、强校共性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队伍结构有何特色?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是怎样的?不同的亚洲顶尖大学是否有相同的师资模式?较适合我国大学借鉴的师资模式是怎样的?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研究以六所亚洲顶尖大学为案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师资规模、师资职务结构、师资学位水平、师资世界一流大学学缘、师资外聘比例、师资国际来源、师资科研水平七个维度分析这些大学的师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亚洲顶尖大学的师资模式。
  研究发现:六所大学在师资模式方面既存在共性的统一,又具有个性的差异。在某些维度上有较大的趋同性,例如拥有博士学位逐渐成为建设顶尖大学最起码的要求,部分学校可能已把拥有博士学位当作新进教师的准入门槛,并且开始关注师资博士学位授予学校的水平,越来越注重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另一方面,亚洲顶尖大学虽然都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但实现的路径却不尽相同,体现在具有不同的师资模式,而这又与不同的国情、校情有关。同时,研究还发现新成立的在短时间内取得较高成就的学校都是小规模的学校,例如浦项工业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这可能与学校“小而精”的发展定位,以及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重点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关。而像东京大学这样历史悠久,培养出较多优秀毕业生,师资中本校毕业者较多的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新兴学校。
  最后,在综合对六所亚洲顶尖大学师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师资的角度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出如下可供参考的建议:明确发展定位,适度控制规模;提高准入门槛,考察学位“含金量”;减少本校留任,提高外聘比例;吸引优质“海归”,推动师资国际化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