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6h】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理论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背景

2.1 国有文艺院团的内涵与外延

2.2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

2.3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第三章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历程

3.1 1978年~1992年,改革初始阶段

3.2 1993年~2002年,改革推进阶段

3.3 2003~2012,改革攻坚阶段

3.4 2013年至今,改革巩固阶段

3.5 改革历程总结

第四章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路径的评估

4.1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数据评估

4.2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局限

4.3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中的新矛盾

第五章 西方国家文艺院团体制的比较

5.1 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直接管理

5.2 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间接管理

5.3 各国经验总结

第六章 国有文艺院团非营利文化组织改革路径的构想

6.1 非营利文化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6.2 非营利文化组织改革的可行性

6.3 非营利文化组织改革的方向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缘起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管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度效益低下的弊端日渐凸显,政府严重的行政负担、文艺院团自身的生存压力构成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两大动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路径是,大部分转为企业,少数文艺院团保留事业体制,并于2012年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但是这一改革是在政府全力推动下完成的,较少考虑国有文艺院团自身属性。文艺院团除了市场竞争的组织属性外,还肩负着相应的文化责任和政治责任,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也无法独立面对日渐上涨的成本风险。所以,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这一路径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梳理了我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的形成、弊端和改革历程,并通过数据分析,对现有改革成果作出评估,介绍了国有文艺院团中由组织属性和成本带来的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剖析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具有良好运行效率的文艺院团管理体制,提出了我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新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