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调查研究——以东部沿海某一发达城市为例
【6h】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调查研究——以东部沿海某一发达城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一、绪言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研究

(一)新课改的背景分析

(二)新课改的目标解读

(三)实验区实施情况综述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统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与时间

(五)调查数据统计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七)对教师的补充调查

(八)对学生的补充调查

四、新课改实施中的矛盾、原因及建议

(一)新课改实施中存在的矛盾

(二)矛盾形成的原因分析

(三)解决矛盾的几点建议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调查表及数据统计

后记

展开▼

摘要

21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力度之猛、计划之密是前所未有的。本轮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全国27个省(区、市)设置了38个国家级实验区,并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迅速从试点实验区向周边辐射,所到之处,无不轰轰烈烈。而且,教育部要求自2004年秋季起,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课改行列。那么,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本轮新基础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中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此次课改,已有非常丰富的理论验证或逻辑推理,无论它们以唱赞歌为多,还是偶有隐晦的批评。有关管理机关也委托少数专家对此次课程改革的试验情况进行了评估,但那是“左手执矛,右手执盾”。因此,本论文力图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调查性验证,并期待它能引起新课程设计人员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进行反思。 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言)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新基础课改作了相关文献研究。第三部分为本文主要章节,以所在城市(某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为例,对新课改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参与课改的局长或教研员、部分校长或教导主任、六所(三种不同层次,分为A、B、C类)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管理者、实施者等不同层面了解他们参与课改实验的态度及观念、实施情况、存在的阻力与难题,并对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作了统计分析。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教师对新课改的具体看法和实施的具体情况,笔者对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六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补充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部分座谈,并作了统计分析,加以归纳。同时为了验证教师的说法,本调查对新课改的对象——学生也进行了抽样补充调查,并对统计结果同教师补充调查统计结果加以归纳,找出师生问的相同点、不同点,分析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调查统计中反映的存在问题对当前我国新基础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矛盾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有目标与实施过程、课程要求与教师能力、课改要求多元化与具体实施单一化、学校资源条件与师生需求等方面的矛盾。而社会各层面、上级领导主管及学校层面、教师层面、教育资源层面等方面正是形成以上矛盾的原因。最后,本研究情真意切地对新课改的决策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新课程改革应关注“事实”,而非只是“理想”;新课程改革宜“渐进式”,而非“休克式”;课程编制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行性;改革现行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同时对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以下建议:优化自身素质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改革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是否成败的切入口。第五部分结论对本研究作了总结,并说明了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