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关注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6h】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关注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在青少年社会化早期,个体的人格健全与价值观形成主要受家庭教育影响。当孩子脱离家庭独立学习生活后,自我意识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逐渐变强。基于对个体两个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考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关注与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状况,进一步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一:定量研究,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了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此外,还翻译了Kiropoulos与Klimidis2006年编制的《自我关注量表》(SFAS),然后以此量表为框架,结合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实际情况编制了自我关注的自陈量表。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父母教育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因子及惩罚严厉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关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生自我关注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地、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自我关注及各个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自我关注总得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但不存在统计学的显著差异。
   3、总体来看,现阶段大学生自我和谐情况基本呈正偏态分布。自我非常不和谐的学生只占少数,自我比较和谐、自我非常和谐的占大多数。大学生总体自我和谐及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生源地、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关注及各因子与自我和谐度各因子所呈现的相关较为显著,而且不同人口学变量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关注对自我和谐度各维度产生的预测力不尽相同。
   研究二:质性访谈研究,通过对10名大学生的半结构访谈,从中发现家庭教养方式的确与自我和谐状态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自我关注也是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后期对心理健康影响非常重大的心理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