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践研究
【6h】

中学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一章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选题背景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读写教学的任务及现状

第二节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优势

第二章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关于阅读和写作关系的探索

第二节 新一轮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第三章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准备阶段

第二节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教学过程

第四章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第一节 酝酿阅读情绪--“审美期待”阶段的“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策略

第二节 深度探究--“审美展开”阶段的“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策略

第三节 理性升化--“审美弥散”阶段的“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策略

第五章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实践反思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方面。然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陷入尴尬境界: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停留在浅阅读或不阅读的状态上。在教学中把握读写关系的问题上,许多教师没有做到读写有机结合,将阅读及写作割裂开来或机械结合,制约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引入写作任务,通过写作任务的完成促进深阅读、广阅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培养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广泛阅读,并自然而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
   本文主要研究“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实施过程及策略,根据阅读不同阶段审美心理特征的不同,寻找不同的策略。“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教学的一般过程为:初读--写作--再读--修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或促进学生广泛阅读。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心理分为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散三个阶段。不同审美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实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主要策略是情境写作,酝酿阅读情绪;审美展开阶段可以通过提要、补白、扩写、仿写、改写等策略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审美弥散阶段可以通过续写、评论等策略促进学生阅读,实现学生阅读的理性升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