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青浦区历史晚期血吸虫病存活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6h】

上海市青浦区历史晚期血吸虫病存活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青浦区血吸虫病的查治概况

第二部分 青浦区历史晚期血吸虫病人死亡情况的分析

第三部分 历史晚期血吸虫病存活者生存现状的研究

第四部分 历史晚期血吸虫病存活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第五部分 总结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在我国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寄生虫病。上海曾是血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地区,历史上累计有76万感染者,累计感染率达24.4%,有2万余晚期血吸虫病人。为了消灭血吸虫病,自1955年以来,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1985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之后,常规工作由病人治疗转向疾病监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危害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而血吸虫病对病人生存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特别是在达到传播阻断地区。为此,本文作者拟采用WHOQOL—BREF量表对上海市的历史晚血存活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Kendall认为作为一个粗糙的工作准则,样本含量可取变量数的10倍。考虑到本次生存质量调查WHOQOL-BREF有26个问题、依从性、失访和数据的缺失,确定样本量为450—600例。鉴于青浦区历史晚血存活者占全市总数的38.67%,因此以青浦区为点开展了本次研究,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赵巷、重固和西岑3个镇被选为调查点,这3个镇的所有登记的历史晚血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 第一部分:青浦区血吸虫病的查治概况 1950-1983年间,该区采用直肠镜检、粪便沉淀镜检、粪便沉孵三送三检、粪便孵化三送三检法和综合诊断等检查、诊断方法,共查病3,652,200多人次,累计查出15.72万病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6014人,占病人总数的3.82%。 对于早、中期血吸虫病人,先后采用锑273、血防-846、呋喃丙胺合并敌百虫肛栓和吡喹酮等药物进行了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和病原学治疗相结合、对符合切脾指征者脾切除等方法对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治疗。1950—1983年间,累计治疗近40万人次,累计脾切除5673例,晚血病人切脾率达94.06%。 通过全县的查治病和查灭螺工作,确定了血吸虫病在全县的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并最终于1983年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现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84年以来20余年的监测中,未发现新的内源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例和阳性钉螺。结果显示,青浦区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 第二部分:历史晚期血吸虫病人死亡情况 为了解历史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历史晚血病人)的死亡情况,在3个镇,通过翻阅1601例登记在册的历史晚血病人的登记和随访资料,分析了其基本情况和死亡情况,并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历史晚血病人生存时间的因素。 1965—2004年,3个镇历史晚血病人的病死率为60.52%,男性高于女性;在各临床分型中,以巨脾型病人病死率最高,达66.39%;前5位死因依次为血吸虫病后遗症、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对近10年(1995-2004年)来的死因分析,死因顺位的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血吸虫病后遗症。 历史晚血病人已死亡者的平均寿命为64.49±12.31岁(-x±s),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965-2004年的40年间,历史晚血病人的死亡平均年龄均低于同期青浦区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最多时减寿达10岁以上。影响历史晚血病人生存时间的因素有地区(镇)、性别、临床分型、是否切脾以及切脾年龄。 显然,血吸虫病使历史晚血病人的寿命大幅度的降低,血吸虫病后遗症不但在历史上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且目前血吸虫病后遗症作为一个重要的死亡威胁仍不容忽视;历史晚血病人生存时间受多因素影响,对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如符合脾切除的指征,早期施行切脾手术对患者的预后有利。 第三部分:历史晚血存活者的生存现状 为了解现存历史晚血病人的生存现状,以3个调查点的历史晚血存活者作为晚血组,在其居住地周围的一般人群中按性别和年龄组(±2.5岁)抽取相同数量人作为对照组,同时开展调查。结合《上海市居民健康档案》中的部分调查内容制定了本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既往史、2周内患病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医疗费用与卫生资源利用、每周体力活动等。 历史晚血存活者以女性多、老年人多、农民多为特点,男、女病人性别比为100:247,平均年龄为70.79±7.95岁(-x±s),职业为农民者占总数的92.04%:临床分型以巨脾型为主,占73.30%,脾切除率达91.54%。 在健康状况方面,历史晚血存活者既往患1种及以上疾病的比例达56.55%;患病率居前5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肝疾病和胃炎和十二指肠炎:历史晚血存活者在牙齿残缺、既往患病情况、过去1年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方面均较一般人群严重。 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历史晚血存活者中,73.30%的人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正常,16.92%的人功能明显下降,这一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差异主要在使用公共车辆、做饭菜、做家务、吃饭、洗衣、洗澡、购物等7个方面。87.83%的历史晚血存活者每周从事1次以上体力活动,低于一般人群;所从事的体力活动主要有做家务、田间耕作和爬楼梯,这也与历史晚血存活者女性多、老年人多、农民多的特点相一致。 两组人群在职业、住房、饮用水来源、厕所、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生活基本条件方面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在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付比例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方面基本相同。调查发现合作医疗的参保率达93.28%,与此相对应,近90%的受调查者表示在身体不适时会到医疗机构就诊。 85.82%的人表示需要1种及以上健康服务,他们需要健康指导(42.87%)、定期体检(33.83%)、上门诊疗服务(28.11%)、康复指导(8.46%)以及建家庭病床(1.00%)。 由此可见,在消灭血吸虫病多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晚血存活者在生活条件方面已和一般人群相同,但除了晚期血吸虫病后遗症的影响外,还承受者高于一般人群的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负担,日常生活能力和体力活动情况也比一般人群差;参保率的提高和多渠道支付医疗费用对于提高有病就医率效果值得关注。 第四部分:历史晚血存活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对历史晚血存活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通过整群抽样,在青浦区的3个镇应用WHOQOL—BREF量表对603例历史晚血存活者和其居住地周围、性别相同、年龄相近(±2.5岁)的603名对照的生存质量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中有86.57%的人生存质量得分在中等(≥49分)及以上,自评分高于量表得分。在WHOQOL—BREF的4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中,分别有83.25%、92.54%、96.51%和95.35%的人评分在中等(M分)以上,与一般人群比较,在综合水平、生理和心理领域方面的仍存在差距。 生存质量的各影响因素中,正向影响因素有食欲、每周体力活动次数、家、庭月人均收入和性别,负向影响因素有家庭摩擦影响、日常生活能力、2周内患急性病、赡养情况和缺齿情况。而家庭摩擦、食欲和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血吸虫病主要对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有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在流行期间,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了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在消灭血吸虫病多年后,历史晚血存活者不但承受着血吸虫病后遗症,而且承受着高于一般人群的其他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的额外负担,体能、活动能力较一般人群差;血吸虫病后遗症作为一个重要的死亡原因仍不容忽视。包括历史晚血存活者在内的老年人生存质量受到家庭摩擦、食欲、日常生活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血吸虫病主要影响到历史晚血存活者的心理领域。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健康状况面临较严重的问题,健康指导、定期体检和上门诊疗是老年居民最需要的卫生服务。应采取一些诸如建立和完善广大农村地区老年相关社会保障,立足社区,开展全方位老年服务,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的措施,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