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中的风格:《小品般若经》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的流变及成因研究
【6h】

系统中的风格:《小品般若经》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的流变及成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0概述

1.1国内外有关佛经翻译的研究现状

1.2选题缘起

1.3写作思路

注释

第二章 系统中的风格:翻译风格的形成机制初探

2.0概述

2.1翻译风格的定义

2.2翻译风格的形成机制

2.2.1翻译风格形成机制的内系统:翻译主体和翻译客体的互动

2.2.2翻译风格形成机制的外系统:翻译的语境因素

2.3结语

注释

第三章 《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的流变

3.0概述

3.1《小品般若经》的译本

3.2《小品般若经》的翻译历史

3.3《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的流变

3.3.1佛经原本形态的不确定性

3.3.2佛经翻译风格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3.3.3《小品般若经》六种汉译本的翻泽风格分析

3.4结语

注释

第四章 《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形成中的主客体互动因素

4.0概述

4.1译者主体因素对翻译风格的影响

4.1.1译者的翻译素质因素

4.1.2译者的翻译观和翻译策略因素

4.1.3因袭因素

4.2客体因素对翻译风格的影响

4.3结语

注释

第五章 《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形成中的语境因素

5.0概述

5.1意识形态因素

5.2诗学因素

5.3翻译方式因素

5.4结语

注释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有了建立翻译学的呼声,虽然有过一些争论,到现在应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翻译学的学科地位正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针对要建立什么样的翻译学,学者们的意见却远没有统一。争论的主要问题在于是否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列举了诸多理由,但似乎都还没有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结论。双方论争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看待我国的传统译论。笔者在此不想一一列举双方的论点,也无意加入这场争论,而是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的观点和结论是否已经是客观的和全面的?我们对我国传统译论的梳理、反思和研究工作是否已经到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说明论争的基础本身就不牢固,则结论自然就难以让人信服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选择了佛经翻译这一领域,试图以比较全面的角度,凭借第一手资料,重新审视佛经翻译这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借以探寻翻译活动自身具有的规律和文化意义,以对当今的译学建设提供借鉴。对佛经译家的有关译论,一方面以现代视角对其理论命题加以重新阐释,另一方面深刻挖掘这些译论对今天的翻译研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本文对《小品般若经》六种汉语译本的分析表明,翻译的语境因素在译本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翻译风格形成机制的外系统,它们同内系统共同作用,决定了翻译风格的形成。由于内系统和外系统诸因素的作用,使得目标语文本的风格不可能是源语文本风格的简单复制,也不是译家个人风格的简单体现,它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有着复杂的文化意义,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考察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