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吴语绍兴话方言地理学研究
【6h】

吴语绍兴话方言地理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表目录

特征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缘起

1.2 绍兴概述

1.2.1 “绍兴”的概念

1.2.2 史地概况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1.3.1 方言分区、方言关系和方言地理学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3.3 写作说明

1.4 调查与分析说明

1.4.1 调查范围与引用材料

1.4.2 发音人概况

1.4.3 记音和符号说明

1.4.4 地图及相关处理

2 中心区和边缘区

2.1 韵母特征

2.1.1 咸山深臻四摄的内部一致性及相互关系

2.1.2 深臻与曾摄一等梗摄三等韵舒声洪音的合流

2.1.3 臻撮合口三等舒声洪音的归并

2.2 变调特征

2.2.1 前字上声变调

2.3 次要特征

2.3.1 声调的分合

2.3.2 否定词“不”的声母

2.3.3 “子”尾促化

2.4 其他特征

2.5 小结

3 中心区:市区片、东郊片和西南郊片

3.1 分片特征

3.1.1 市区片山合一见系与臻合一见系相混

3.1.2 东郊片晓匣(喻)合口今读洪音的字与非组混同

3.2 其他特征和说明

3.2.1 市区片

3.2.2 东郊片

3.2.3 西南郊片

3.3 小结

4 边缘区:西郊片和南郊片

4.1 分片特征

4.1.1 西郊片“谁”为“啥X”

4.1.2 南郊片第二人称单数一般用“侬noη4”

4.1.3 “站(起来)”西郊片用“立lie?”、南郊片大部分用“徛gE”

4.2 西郊片

4.2.1 西郊片的特征及内部差异

4.2.2 杨-夏口音

4.3 南郊片

4.3.1 南郊片的内部特征

4.3.2 南部小片

4.3.3 南郊小片

4.4 小结

5 交界地带:平水、马鞍和漓渚

5.1 三地的交界特征

5.1.1 语音特征

5.1.2 词汇

5.2 量化原则及结果

5.3 小结

6 “视时”和“真时”:从年龄差异到地域差异

6.1 三地的年龄差异

6.1.1 市区

6.1.2 东郊片

6.1.3 柯桥

6.2 年龄差异和地理变异

7 府治中心说:“绍兴同心圆”

7.1 内部关系总结

7.2 绍兴同心圆

7.3 府治中心说

7.4 小结

8 南北交界:绍兴话在吴语中的地位

8.1 语音比较

8.2 词汇、语法比较

8.3 小结

9 结论和余论

9.1 总结

9.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9.3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以方言地理学的方法,系统调查了绍兴境内30多个镇(或乡、村)的语音、词汇系统和部分语法现象,希望在此基础上探讨绍兴境内的口音差异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文章大纲: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绍兴的历史地理概况,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交代其他必要的调查、分析方法以及材料来源等内容。本文认为,方言地理学是一种通过在地理上连续、密集调查活语言来研究语言演变及其成因的微观研究方法。
  第二至四章通过对绍兴方言进行内部分区为大框架,介绍绍兴境内的方言差异和相互关系。本文认为绍兴方言的内部关系可以用“一个核心、两个环区”来概括。“一个核心”是指市区片;“两个环区”分“第一环区”和“第二环区”,“第一环区”是指中心区的东郊片和西南郊片,“第二环区”是指边缘区,包括南郊片和西郊片两个小片。本文同时介绍了市区、东郊片(以皋埠为例)和西郊片(以柯桥为例)的年龄差异。
  第五章特别以平水、马鞍和漓渚三地为例,介绍交界地带的特征情况,进一步探讨绍兴境内平原地区口音和山区口音、中心区口音和边缘区口音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通过“视时”和“真时”的关系,探讨绍兴地区年龄差异和地域差异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归纳总结前几章的内容,结合“府治同心说”,提出绍兴方言在地域上的分布存在一个同心圆现象。
  第八章通过对比第二至四章所列的特征在周边吴语中的表现,来探讨绍兴方言在吴语中的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