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兼对沪皖两村治理现状的考察
【6h】

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兼对沪皖两村治理现状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3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 .4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2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 .1治理理论

2 .2乡村治理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3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3 .1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

3 .2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

4.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条件

4 .1新常态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4 .2农民流动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驱动力

4 .3社会组织发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多元主体

4 .4政府体制改革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政治环境

4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价值信仰

4 .6依法执政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政治保障

5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5 .1抓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5 .2强化落实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性工作

6基本结论和研究展望

6 .1 基本结论

6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的战略目标。乡村是国家的细胞,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以及经济新常态,使得当下乡村治理,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探讨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是乡村社会应对三农问题,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积极破解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乡村善治的必然要求。
  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治理传统落后,存在着财力不足、治理主体素质不高、缺位,治理关系失衡、不清等治理问题。而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在其自身发展和探索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现代治理的初步经验,但仍需要解决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很多重大和深层次问题。因此,总体上说,研究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本文通过查阅、研读乡村治理相关文献,掌握乡村治理的基本理论。通过走进安徽省固镇县王庄镇大蒋村和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实地观察、访问,了解治理现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适应现代化基本趋势和要求下,多元化主体在制度性程序框架下,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持续协同合作从而达到乡村善治的过程。公共精神、法治、民主、公共责任和科学技术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素,是对传统乡村治理的持续改进,其必然推动乡村治理发生三个“转变”,即: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从政府、村委会为治理主体到多元共治转变;从政府与社会压制性关系到政府、社会、市场协调合作转变。
  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在新常态、农民流动、社会组织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依法执政提供的有利条件上,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改革公共财政,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快自治组织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和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做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治主体价值取向,以法律制度为治理活动的程序性框架,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治理权力结构,以公共责任为主要标准的治理绩效监督,以综合信息平台为主要载体的治理技术支持,以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为基本要求的现代治理政治建设,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性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