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磷含量和微结构的n型a-Si:H薄膜光、电学性能的研究
【6h】

不同磷含量和微结构的n型a-Si:H薄膜光、电学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前,全球的能源危机推动着各国对新能源的探索和研究,其中包括:风能、水能、核能等,太阳能由于具有清洁性和可再生性而备受瞩目。当前转换效率最高的是单晶硅电池,但由于单位产能成本高而无法推广应用,而非晶硅对材料消耗少,耗能低,可大而积生产,能量返回周期短等优点弥补了单晶硅的缺憾,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围绕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n层在不同PH3/SiH4气流量比下的光、电学及微结构的变化规律。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分别在载玻片和硅片上制备了一组具有不同磷掺杂量的n型a-Si:H薄膜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退火处理,通过AFM、Raman光谱仪、Hall效应仪、UV分光光度计及SI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磷含量和原子排列有序度对n型a-Si:H薄膜的微观结构、光学/电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取得的重要结论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1)利用霍尔效应仪对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电阻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PH3/SiH4气流量比从0.5%增加到2.5%,n型a-Si:H薄膜的电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在PH3/SiH4气流量比从1.0%增加到1.5%时,电阻率从1.35×105ohm*cm降低到3.66×104ohm*cm,降低幅度近两倍,其后电阻率缓慢下降,趋于稳定;
   2)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得:在五种PH3/SiH4气流量比条件下制备的N型a-Si:H薄膜,其透过率在波段为600nm时均在65%以上、在600nm-900nm波段范围内透过率均大于40%,n型a-Si:H薄膜的透过率整体较好。随着PH3/SiH4气流量比的升高,薄膜的透过率逐渐增大。经tauc法计算得出:随着PH3/SiH4气流量比的升高也即磷元素掺杂浓度的增加,n型a-Si:H薄膜的光学带隙逐渐变小;
   3)尽管拉曼检测结果显示出本文沉秋的n型a-Si:H薄膜均为非晶态结构,但其非晶网络的短程和中程有序度随着PH3/SiH4气流量比的升高是逐步提高的;
   4)采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了磷元素在薄膜中的纵向掺杂浓度,当PH3/SiH4气流量比为1.5%时,从膜表而到薄膜内部,磷原子的有效掺杂浓度在1.15×1021atoms/cm3到1.17×1021atoms/cm3之间,磷原子分布均匀;而PH3/SiH4气流量比为2.5%时,磷原子的有效掺杂浓度在1.58×1021atoms/cm3到3.34×1020atoms/cm3,虽然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但从表而到内部逐渐降低,表现出不均匀性;
   5)n型a-Si:H薄膜经退火处理后,虽依然呈现为非晶态,但ITA/ITO的比值升高,说明薄膜内部非晶网络结构中的中程有序度的升高,更有利于P原子进行替位掺杂;其透过率的最大值稍有下降,但整体对于透过光的波段范围变宽;薄膜的电阻率显著下降,其中PH3/SiH4气流量比为2.5%的n型a-Si:H薄膜,电阻率从3.250035×104ohm*cm降低到9.294429×101ohm*cm,降低了三个数量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