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
【6h】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1.3 Methodologies

1.4 Research Questions

1.5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II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2.1 Feminist translation

2.2 Feminist translation approach in Western countries

2.3 Feminist translation approach in China

Chapter III Eileen Chang and Her Translation

3.1 Eileen Chang and her translation

3.2 Eileen Chang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3.3 A writing project

Chapter IV Source-text Selection in Terms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4.1 Source texts selected by feminist translators

4.2 Source texts selected by Eileen Chang

Chapter V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5.1 Prefacing as an intervention strategy

5.2 Supplementing as an intervention strategy

5.3 Using of lexi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females as an intervention strategy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Paper Published during MA Program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张爱玲的译者身份。调查发现,人们对张爱玲翻译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研究要么是关于张爱玲翻译生涯的整理和总结,或者是将其独特的自译与语内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张爱玲的美国文学翻译作品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老人与海》是1952年张爱玲在香港美国新闻出版社工作期间的一部重要译作,这也是《老人与海》在国内的第一个中译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自1952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已经出现了20多个译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观、吴劳、黄源深、以及李锡撤等的大陆译本;而张爱玲的译本则出现在海明威原作出版的同年年末。出人意料的是,张爱玲所译的《老人与海》为国内首个译本,但始终没有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这对《老人与海》这样一部举世闻名的著作中译研究,以及对这部著作的初译者张爱玲的翻译研究来讲,都是一种缺憾。究其原因,与译者的独特身份以及翻译主张不无关系。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与译学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在实践上提倡一种译者干预性的翻译实践,要求对翻译文本进行女性主义的创造:在翻译策略上,女性主义译者要求对翻译文本进行以女性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干涉和改写,例如增补、写前言及“劫持”等策略。
  本文选取张爱玲所译的《老人与海》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并且择取国内较为流行的吴劳译本和黄源深译本以及与张爱玲同时期的海观译本作为参照文本。通过对几个译本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与研究,在对比的过程中探讨张爱玲译本中所使用的女性主义干涉策略,采用了哪些具体的干涉策略,并试图发现张爱玲是如何通过干涉策略来表现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试图在下列方面有所创新:
  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著名作家及翻译家张爱玲的译作《老人与海》,这也是第一次从女性女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老人与海》进行专门个案研究;
  2)通过对比研究试图综括出具有张爱玲特色的女性主义干涉策略;
  3)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翻译实践中来,既能深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又能丰富张爱玲翻译作品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